最近有个新闻,讲真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水平。
汽车流通协会,一个听起来特别四平八稳的机构,突然不装了,摊牌了,直接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核心意思就一句话:大哥救命,我们旗下的经销商兄弟们要集体成盒了。
报告里说得特别惨,什么“大面积亏损”,什么“现金流赤字”,什么“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我看完的感觉就是,这不像一份行业报告,更像是一封来自前线的遗书。讲真,这个场景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一边是新能源车企发布会上各种“遥遥领先”,发布会开得跟春晚一样;另一边,是负责把这些铁疙瘩卖出去的经销商,哭着喊着说自己快要破产了。
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的核心矛盾在哪?两个字,库存。四个字,库存压力。
现在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怎么让你不好活?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就是把成千上万辆车,像压缩毛巾一样,硬塞进经销商的仓库里。车企的财报好看了,PPT上有得吹了,股价也稳了,完美。
至于经销商?他们就是那块被注水的压缩毛巾,是主机厂和市场之间的人肉缓冲垫。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很难理解这种商业模式。这就好比什么呢?好比一个叫“理想”的健身房,天天逼着旗下的销售去卖蛋白粉,不管你卖不卖得掉,每个月必须先进货5000罐。销售的仓库里蛋白粉堆积如山,过期了一大半,健身房老板还在年会上表彰他,说你看我们今年的出货量再创新高,我们又赢了。
赢什么了?赢麻了吗?简直是胡来!这不叫商业竞争,这叫集体发癫!
主机厂把这群“祭品”的资金链,用库存塞得满满当当,然后市场这边因为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消费者人均等等党,都在等下一个“背刺”。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只能含泪大甩卖,卖一台亏一台,进销倒挂成了新常态。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一个被精心设计过的、通往地狱的单行道。
你卖车,是亏钱。你不卖车,库存的资金成本和仓储费就能把你活活拖死。就像一个烂俗的武侠小说情节,你中了两种奇毒,一种的解药是另一种的毒药。左右都是个死,区别只是死得快,和死得慢。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一句,这个局面荒诞到我组织语言都觉得费劲,仿佛三体人试图理解地球人的狼人杀游戏。一边是上游的“雷电法王”们不断加大电压,一边是下游的客户等着你骨折。而经销商,就是中间那个被电得外焦里嫩、还得面带微笑说“老板看看车”的倒霉蛋。
所以,流通协会喊话“金融纾困”,希望银行别抽贷、别断贷,这有用吗?
有用,但只能续命,不能治病。
这就好比一个已经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病人,浑身插满了管子,你现在呼吁大家别拔他的管子,甚至再多插几根,给他输点营养液。是,他今天可能死不了了。但病灶呢?那个叫“压库”的肿瘤还在疯狂扩散。你今天输的血,明天就会变成滋养肿瘤的养分,最后还是会被抽干。
当然了,前几年市场好的时候,加价卖车跟呼吸一样自然,那时候他们可没说自己是弱势群体,一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家开了十年的兰州拉面,上个月也关门了。老板说不是没人吃,是房租涨得他看不懂了。你看,时代的每一粒沙,落到个体身上,就是一座山。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惨烈的“修仙渡劫”,所有人都在一个血腥的蛊盆里厮杀,想要成为最后那个飞升的仙人。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道友”不幸陨落,化为养分。经销商,就是第一批被献祭的“道友”。他们的哀嚎,只是这场宏大飞升仪式上,无足轻重的背景音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了,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战争里,你见过给敌人的前线碉堡提供水泥和钢筋的吗?没有。因为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碉堡炸了。现在车企的玩法就是这样,最好的竞争,就是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
所以,要不要救?我的看法是,救个锤子。
市场的出清,向来都是踩着尸骨前进的,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今天给他们输血,明天他们还是会被主机厂这个“吸血鬼”抽干。最好的慈悲,就是给个痛快。让那些脆弱的、不健康的、依附于旧模式的环节,被无情地淘汰掉。
因为只有当第一批人质倒下后,绑匪才会真正感到害怕。只有当渠道大规模崩盘,主机厂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亲手拆掉了那个能把车送到用户手里的“任意门”。
到那个时候,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