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彻底终结了行业对热失控风险的侥幸心理,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新国标表示积极响应,称这需要车企和电池厂商共同努力来完成。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公司官网)
GB 38031—2025实施时间:
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2026年7月1日起执行。
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2027年7月1日起执行。
GB 38031—2025主要修订点:
1.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
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乘员造成伤害”
2.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
技术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3.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
技术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此外,GB38031-2025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即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完善绝缘电阻要求,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振动测试SOC从不低于50%提升至最高S0C;提升挤压测试要求,增加绝缘电阻相关判定条件。
宁德时代: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提升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提出并量产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的电池,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提升。目前,宁德时代还在持续迭代NP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2.0,和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3.0。
据宁德时代2024年年报,全年总营收3620亿元;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研发费用186亿元,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人员超20000名,平均每天诞生16.8项专利。
2024年,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7.9%,连续八年稳居全球榜首;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10GWh,同比增长48.6%,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SNE Research数据)。
宁德时代坚持“高标准”引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宁德时代推出了第三代NP(No Propagation,无热扩散)技术,在保障电池系统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扩散的基础上,更能进一步做到“不冒烟”。
针对大型储能系统装备检测缺少的问题,宁德时代成立了厦门实证储能科技研究院,构建成套试验能力,引导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车网互动的本质,宁德时代提出了电池与电网双向融合互动(Battery to Grid,B2G)概念,期待让电池释放出多维度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此外,宁德时代通过LRS(Licence Royalty Service,技术授权)模式向全球车企和电池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推动高标准发展样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落地。
最全面最先进的产品矩阵
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
从产品到服务的价值延伸
宁德时代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ESG评级稳步上升,其中MSCI评级已达AA、标普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评分58分,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宁德时代于2023年发布了“零碳战略”,即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为全方位推进零碳目标实现,公司对生产基地进行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积极推进零碳工厂建设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提升零碳电力使用比例。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运营零碳电力比例提升至74.51%,已拥有9座“零碳工厂”,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20.97%。公司已建立覆盖全球的回收基地,形成了大规模、广泛的回收网络体系,具备27万吨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镍钴锰金属回收率可达99.6%,锂金属回收率可达93.8%。
未来,宁德时代将紧抓全球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理念,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坚定推进数智化、全球化、低碳化经营,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https://www.esggba.org/zh_CN/trend-detail/154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