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关于吉利新帝豪会不会保留手动挡这事儿,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玄学问题。一个关于车企还记不记得自己姓什么的哲学问题。或者说,一场献祭,把老用户当成祭品,去换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你看这第五代帝豪,四米八的车长,快两米八的轴距,装上Flyme Auto,恨不得把四个轮子都换成屏幕,车里塞个巨大的智能大腰子,零百加速七点九秒。它在用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向世界呐喊:我不一样了,我飞升了,我不再是那个在县城土路上奔跑的泥腿子了,我要进城当雷电法王了。这姿态,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跟过去一刀两断。
但问题来了,互联网上最热闹的,不是夸它屏幕有多大,系统有多骚,而是无数老哥在评论区里反复刷屏:手动挡还有吗?要是没了,这辈子都不会再看了。
这事儿就特别魔幻。你让一个修了一辈子《人车合一决》的老师傅,突然去开一个靠语音控制的铁罐头,他会觉得自己的道心受到了侮辱。他不是买不起自动挡,他就是觉得,左脚不踩离合,右手不摸挡杆,这车就没了灵魂,开起来像在玩一个巨型的、无聊的手机游戏。踩离合,挂挡,轰油门,感受发动机的每一次喘息和咆哮,这套动作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是一种仪式,一种跟这台钢铁猛兽沟通的语言。你把这语言废了,就等于告诉他,你闭嘴,听我指挥就行。
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手动挡,后来又被迫换成自动挡的中年人,我太懂了。自动挡是方便,是是是,堵车的时候是舒服,但那种车子完全在你掌控之下的感觉,没了。彻底没了。就像玩格斗游戏,你原来是搓招的,八神庵的八稚女你倒着都能搓出来,现在游戏公司告诉你,为了方便新人,我们推出了一键放大招模式。方便吗?太方便了。但原来的那帮老玩家,心里空了一块。
现在所有车企都陷入了一种技术魔怔。大家都在卷智能,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好像不搞点花里胡哨的,就没脸开发布会。但他们忘了,中国这么大,不是所有人都在北上广深的CBD里喝咖啡。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在县城,在乡镇,有那么一大群人,他们买车的核心诉rayed是——结实,耐用,好修,便宜。他们买车前,算的是每个月的油钱和保养费,而不是你那个智能座舱能不能用手势切歌。
你那套Flyme Auto,讲真,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一百个摄像头都没用。你系统再流畅,能流畅得过一个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电瓶车吗?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就像给压缩毛巾绣花,看起来挺美,但擦脸的时候还是那块布。而手动挡的帝豪,就是那块最朴实无华的布,吸水,耐操,丢了也不心疼。这才是帝豪能卖这么多年的金钟罩铁布衫。
现在这个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你留一个手动挡,看起来是守旧,其实是给对手留了一道可以攻击的口子,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你把手动挡砍了,就是昭告天下,老子不装了,摊牌了,我要进城当雷电法王了,以前那些穷哥们儿,你们自己玩儿泥巴去吧。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操作,属于是典中典的过河拆桥。丰田和大众为什么还留着手动挡?他们傻吗?不,他们精明得很,他们知道,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是必须抓住的,哪怕只是为了证明,我还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我突然想起我爸当年开那台破桑塔纳,手动挡杆都盘包浆了,那感觉,确实不一样。
吉利这一刀要是真砍下去,就是在赌。赌那些喜欢驾驶乐趣的人都是少数派,赌那些预算紧张的用户可以忽略,赌所有年轻人都只爱刷屏幕。可它忘了,帝豪这个名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符号,靠的不是科技,靠的是无数普通家庭的第一台车这个身份。靠的是便宜,就是便宜。靠的是耐用,就是耐用。这他妈才是帝豪的灵魂!你把这个根给刨了,去学人家搞智能化,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帝豪,不是极氪。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手动挡这事儿拔得太高了,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情绪到了。车企的逻辑很简单,一个配置卖得不好,利润又低,那为什么要留着?砍掉,加大加大加大研发在那些能写进PPT里的功能上。但用户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不是在守护一个落后的技术,他们是在守护一种信仰,一种“我的车我做主”的信仰,一种“老子就算穷,也要活得有参与感”的信仰。
所以吉利到底会怎么选?我告诉你,大概率会砍掉。为什么?因为领导也要面子,PPT上写“全面智能化转型”比写“保留丐版手动挡服务底层用户”好听一万倍。就这么简单,别想复杂了。而那些还在坚持寻找手动挡新车的人,就像这个时代最后的堂吉诃德,对着智能化的风车,发起了最后的、悲壮的冲锋。这事儿,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