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余卓平教授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持有积极且明确的观点,他认为燃料电池乘用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下是他的主要观点:
1. 氢电复合电源是未来趋势
余卓平教授指出,纯电动汽车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里程焦虑”“低温焦虑”和安全风险等问题。他认为,氢电复合电源(即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结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通过配备小型燃料电池作为增程器,可以在不增加过多电池重量的情况下,大幅延长车辆续航里程,并解决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2. 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市场潜力
余卓平教授强调,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比十年前的动力电池技术更加成熟,且成本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他指出,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推广应从城市运营车辆(如网约车、出租车)入手,这些车辆的高频使用能够快速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从而降低成本。例如,东风在广州示范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价格约为27万元/辆,若国家给予适当补贴,其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3. 战略与战术的平衡
从战略角度看,发展燃料电池商用车是正确的方向,但战术上应优先发展燃料电池乘用车。余卓平教授认为,乘用车市场庞大,能够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提供支持。他提出“百站万辆”的发展模式,即通过运营车辆的高频使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发展。
4. 产业生态的重要性
余卓平教授指出,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生态不完善,包括加氢站稀少和成本过高。他认为,通过发展燃料电池乘用车,可以快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燃料电池成本,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他还强调,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目前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法规。
5. 复合电源技术的优势
余卓平教授认为,未来的汽车将是复合电源的天下。氢电复合电源不仅能够解决纯电动车的续航和低温问题,还能使汽车重量减轻,提升整体性能。他指出,这种复合电源方案几乎不需要补贴,就能与大容量锂电池方案竞争。
综上所述,余卓平教授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关键在于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并完善产业生态。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赋能背书|经济学家|邀请诺奖得主出席活动|大会嘉宾邀约|嘉宾推荐|院士邀请|中国名家论坛|会议活动邀请|论坛峰会嘉宾邀约大健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