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汽车出海,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这般景象:一辆辆设计新颖的电动车将挪威等北欧高地当作前沿阵地,向欧洲大陆进发。可是一个意外的反转故事正在上演,主角奇瑞没有走主流路线,反倒用看似“慢半拍”的方式在欧洲最难攻克的市场之一——英国引起了关注。
谈及中国汽车出海,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这般景象:一辆辆设计新颖的电动车将挪威等北欧高地当作前沿阵地,向欧洲大陆进发。可是一个意外的反转故事正在上演,主角奇瑞没有走主流路线,反倒用看似“慢半拍”的方式在欧洲最难攻克的市场之一——英国引起了关注。
这套打法的关键,听起来挺奇怪的: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奇瑞打算先用燃油车打开欧洲的市场。
这无异于用自己看似的“短板”去正面硬刚欧洲传统巨头的“长板”。
但市场的回响却出人意料地响亮。
就在今年6月,奇瑞专为海外市场打造的Jaecoo和Omoda两个品牌,在英国合计拿下了近2%的市场份额,其注册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菲亚特这样的欧洲本土老牌。
更值得去琢磨的是,比亚迪虽说市场份额要更高些,可它比奇瑞早了两年进军英国市场。
奇瑞的“慢”,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耐心。
当同行们你追我赶朝着欧洲核心市场冲过去的时候,奇瑞却率先在西班牙、意大利、波兰这类南欧和东欧市场偷偷地布局设点。这个被外界称作“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给它赢得了可贵的缓冲以及试错的空间。
奇瑞国际执行副总裁张升山曾用一句极具哲学意味的话来概括:“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在奇瑞看来,第一个冲进市场并不代表胜利,避免犯下致命错误,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实际上这种“缓”策略精准抓住欧洲市场的细微变化。虽说电动化是长期趋势,但政策变弱、充电设施不够以及电车价格太高等情况,让不少欧洲消费者把目光又投回到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上。奇瑞正好填补了新势力没留意的巨大市场空白。
我们不妨让数据说话——
今年4月,在特斯拉因故销量暴跌62%的英国市场,Jaecoo和Omoda的合计注册量一度超越了这位电动车巨头。
放眼整个欧洲,根据JATO的数据,今年1-5月Omoda5的注册量同比暴涨732%,而Jaecoo7的累计注册量更是逼近3万辆。
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试探,而是实实在在要占据市场。
当然,奇瑞并非要固守燃油车阵地。
用燃油车成功建立品牌认知和渠道网络后,它很快就推出了第二张牌——混合动力。
英国市场6月份插电混动车型的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29%,市场占比超过11%,这一大片市场恰好是奇瑞超级混动系统(SHS)大显身手的所在。
Omoda宣称其“电驱优先+燃油保障”的技术重新定义了混动体验。
随着OmodaE5纯电车型以及多款混动SUV陆陆续续交付,奇瑞正在达成从“燃油先驱”到“全方位布局”的精彩蜕变。
更有远见的一步棋,是生产的本地化。
在欧盟极有可能挥动反补贴调查大棒之际,奇瑞抢先一步,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开展合资,于巴塞罗那启动本土化生产。
这不仅能高效避开潜在的关税壁垒,还向欧洲市场传达了要深深扎根的信号。
近来这位英国方面的负责人还公开讲:“正在琢磨着在英国搞个工厂。”
奇瑞从产品走向海外,到产能走向海外,每一步都踩在重要节点上。
眼下奇瑞凭借Omoda和Jaecoo两个“先锋”品牌打开局面后,终于在英国正式推出“奇瑞”主品牌。这情形与吉利的路径有那么一点相似,但节奏更快。吉利是通过收购沃尔沃、极星等成熟品牌在海外站稳脚跟的,而奇瑞则依靠自身打造的新品牌,在短短一年内就为母品牌亮相做好了铺垫。
回想奇瑞在欧洲的发展进程,它没有跟着别人瞎跑,而是闯出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路。它靠“慢”掌握了主动权,凭借燃油车型稳稳地占据了市场,借着混动技术为将来做好了布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