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试驾手记:当轿跑穿上行政西装
小鹏汽车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把最新款P7+的发布会和自家AI科技日一起放在了华南理工新校区。
这招挺有意思,既打了感情牌,又秀了技术肌肉。
何小鹏这步棋下得妙,毕竟P7+对小鹏来说,不单是款新车,更像是第二次腾飞的起点。
外观:离经叛道的美学实验
第一眼看到P7+,我差点以为小鹏的设计师集体喝了假酒。
这车长得太特别了,短车头配大溜背,活脱脱像个两厢半的跨界产物。
这种造型在二十年前的老雪铁龙C6上见过,但P7+做得更极端也更协调。
最绝的是那个双层鸭尾,乍看是为了耍帅,细想才发现是工程师和设计师打架后的妥协方案——既保证了后排头部空间,又没牺牲流线造型。
车尾45度角是这车最好看的角度,肌肉感十足的后轮拱配上细长尾灯,开在路上绝对能赚足回头率。
不过标配的18寸轮毂实在太小气,想换20寸得掏6000大洋,这刀法精准得让人心疼。
内饰:花小钱装大款的典范
坐进车里,P7+的内饰比老P7讲究不少,但也没到惊艳的地步。
现在电动车内饰都长得差不多,P7+胜在细节处理。
中控台分层设计搭配拼色方案,摸得到的地方基本都是仿皮材质,门板上的打孔图案像星空一样,空调出风口的拨杆还有"嗒嗒"的阻尼声。后排挂钩都用上了电镀件,这些小聪明确实提升了档次感。
小鹏很会过日子,方向盘、车窗按键、车门开关都是从X9和G6上搬来的。这种"拼积木"的做法能省不少成本,但方向盘只能手动调节、安全带高度不可调这些地方就显得有点抠门了。
空间:轿跑里的异类
P7+的后排简直是对轿跑车型的背叛。以我1米74的身高,头部空间居然有一拳半,这得归功于那个近乎垂直的后风挡玻璃。座椅本身也很舒服,填充物柔软,靠背角度可调,还能半躺着坐。配置更是下血本,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一应俱全,右后座还配了小桌板。
不过也有槽点:前排座椅调到最低时,后排脚部空间会受影响;安全带设计也有问题,调节靠背后容易被夹住。后排那块8英寸屏幕位置太低,看久了脖子酸,带小孩出门得注意。
后备厢是另一个惊喜,725升容积让很多SUV都脸红。掀背式设计取放东西特别方便,地台下还有个大储物格。可惜遮物帘被简配了,连安装轨道都没留,贵重物品最好别放这里。
驾驶:穿着西装的运动健将
开起来P7+就暴露了本性。转向手感模糊得像隔了层棉花,但车头反应却很灵敏,这种分裂感需要时间适应。后驱布局却没前备箱,转向半径却大得离谱,掉头得占四条车道。
悬架调校偏软,过弯侧倾明显,但滤震能力一流,走烂路稳如老狗。动力方面,180千瓦电机配60.7度电池的长续航版完全够用,电门初段有点虚位,响应也有半秒延迟,但电控水平确实厉害,市区轻松跑出12度以下的百公里电耗。
智能驾驶:够用但不够惊艳
P7+主打的纯视觉智驾系统没给我太大惊喜,功能和带激光雷达的老G6差不多。晴天表现稳定,但遇到复杂路口还是会懵。360全景影像在转弯时噪点明显,侧视摄像头像素只有300万,夜晚效果就别指望了。
有两个功能很实用:一是自动保存常用路线到"AI代驾",不用手动设置;二是一键生成智驾视频,对喜欢晒朋友圈的车主很友好。
总结
小鹏给P7+扣上"行政轿跑"的帽子确实夸张,但这车确实比老P7更实用也更成熟。它保留了P7的特色,同时向主流市场靠拢,价格也更有竞争力。虽然有些地方为了省钱牺牲了体验,驾驶感受也比不上G6,但考虑到18万多的起售价,这些小毛病可以忍。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这车的人,八成是冲着那个独一无二的屁股去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