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i5手动舒享版和吉利帝豪超越型价格差距体验记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碰到邻居老赵,正掂着钥匙琢磨要不要换车。他家那辆老捷达已经快熬不住了,最近总听见“咔哒咔哒”的异响。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买个手动挡的轿车,还值不值?”我随口一提,说最近荣威i5和吉利帝豪都有优惠,价格还挺有意思。结果他第二天就拉我去看车了。
先说荣威i5吧,这款1.5L手动舒享版,现在终端价能砍到4万多点,据销售顺嘴一提,比指导价低不少——实际成交好像就是4.39万左右。这个数字对预算紧张的人来说真是“香”,尤其是像老赵这种打算纯代步、不追求花里胡哨配置的家庭。他现场试坐了一下,说后排空间比他想象得宽敞,“三个大人挤进去也没觉得憋屈”。师傅在店里嘀咕过,这车后备箱能塞下婴儿推车加两袋米,平时家用足够。
再转头看吉利帝豪第4代400万纪念款,也是1.5L、也是手动,不过优惠完还是得五万五千多(群友自测成交价都差不多)。这俩车型官方指导价一样,但实际落地就差了一万二左右。对于工薪族一万二不是小数目。我跟销售闲聊,他说很多年轻人纠结的其实不是动力,而是品牌和售后。“吉利网点铺得广,小地方修起来方便。”确实,我表弟去年买了台帝豪,在县城找配件都不用跑市区。这事儿让不少消费者心里踏实。
动力方面,两台都是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只不过参数上有些许不同——荣威标的是129马力、95kW,扭矩158牛·米;帝豪则写120马力、88kW,扭矩150牛·米。但开起来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我试驾的时候感觉起步轻快,高速上踩油门也没啥迟滞,就是到了坡道偶尔会觉得换挡齿轮啃牙(维修师傅常调侃:新司机别嫌麻烦,多练练脚感)。油耗嘛,有人群里晒过账单,一般百公里6升上下,看谁脚重脚轻吧。有一次朋友带孩子去郊外玩,用的是荣威i5,全程高速+乡道下来,加满油还能剩半箱,说经济性还行。
空间体验其实大家最关心后排和储物能力。我亲眼见过有人把折叠自行车往帝豪后备箱塞,不费劲;但如果真要搬家或者拉大件货色,那还是荣威稍微占优势,它横向尺寸更宽一点。据隔壁王姐吐槽,她之前选购时特意量过儿童安全座椅,两边装好以后才发现只有荣威能让中间再坐一个瘦子,不然腿伸不开。
配置部分,各有各的小九九。比如胎压显示,上坡辅助这些功能,在日常用处不算太冷门,但很多人忽略定速巡航这个细节——长途跑高速特别省心。而且听技师讲,有次遇到客户抱怨倒车影像延迟,其实只是屏幕分辨率低导致误判,并非硬件问题。这类科技配置虽然提升娱乐感,可塑料内饰摸起来总归少点高级感。不过对比下来,我发现帝豪方向盘包皮质,比起同级竞品更耐脏,也不会夏天烫手,这是养护上的小优点,被老司机夸过几回。另外12.3英寸的大屏导航很受年轻用户欢迎,但Hi car系统偶尔卡顿,要更新固件才能解决,这种情况售后一般免费处理,只要别自己瞎鼓捣系统就成。
品牌影响力方面,大伙普遍认同吉利在国产阵营里的底气强一些。一来历史久远,再者售后站遍布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每次保养不用提前预约太久。不止一次听微信群有人吹嘘:“俺们村头都有吉利服务站!”而上汽荣威虽然网点也不少,可某些偏远地区维修周期稍长,好在配件便宜补货快,总体使用成本压得住。如果真遇到事故,比如保险杠刮蹭或灯泡坏掉,大多数情况下两个品牌零部件价格相近,不过据维修师傅私下透露:“吉利原厂漆面修复便宜几十块钱。”
至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坚持选手动挡?除了省钱,还有那份驾驶乐趣吧。有个老哥曾经分享,他喜欢清晨开着自己的旧款朗逸去菜市场,把档位挂进二档慢悠悠溜达,那种感觉自动挡给不了。而且传言中,“只要学会左脚右手配合”,燃油消耗真的能降下来一点。据汽车圈老人讲,如果长期城市通勤且路况复杂,其实自动挡反而容易出故障——变速箱电控模块坏了可不好修。所以那些愿意忍受频繁踩离合的人,多半图个简单可靠加省维护费。当然啦,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应,比如我妹刚拿本时被教练骂惨,“挂错档熄火”成了她的阴影,到现在坚决拒绝碰任何带离合器的新车型……
最后顺嘴一提一句:这两年身边陆续有人把旧轿车卖掉换新,就连楼下阿姨也开始研究哪家的金融政策划算。但无论怎么挑,到底还是看钱包厚度跟用法习惯。有时候选贵的不一定最舒服,用顺眼才是真理。这话也是那位卖轮胎的小哥喝茶时随口冒出来的,被大家笑称为“汽修圈金句”。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销售现场、微信群讨论及维修技师日常聊天等生活场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