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

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这事儿,讲真,跟技术没半毛钱关系,这纯粹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现代人的自我折磨》。

一到放假,一堆铁皮盒子挤在高速上,动弹不得,然后又在服务区为了抢一个充电的“电奶瓶”大打出手,甚至还要排队叫号,这场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觉得自己的降维打击还是太温柔了。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诶,这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技术啊,技术能解决一切!你看,比亚迪、华为、极氪,都搞出来了什么“兆瓦级闪充”,五分钟怒干400公里。听着就厉害,听着就带劲,听着就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亲自给你灌顶,瞬间打通任督二脉。PPT上那个充电速度,快得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理论上,油电补能速度已经没有鸿沟,而是直接架上了任意门。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排队?为什么这“任意门”平时根本看不见?

坏了菜了,因为这玩意儿从一开始,就不是给你用的。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电车,也被高速充电坑过的中年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家车库里那个慢吞吞、一夜才能喂饱车的7千瓦充电桩,才是我的真爱。为什么?因为它便宜,因为它确定,因为它不会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候,给我上演一出“薛定谔的桩”。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而车企们发布的那些“兆瓦级闪充”,本质上是一种军备竞赛,是一种“掀桌子”式的战略恐吓。你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在一个名为“中国车市”的黑暗森林里,所有车企都是红着眼睛的猎人。突然,比亚迪从怀里掏出一个“兆瓦闪充”,往桌子上一拍,对着所有同行说:“不装了,摊牌了,我有这玩意儿,你们跟不跟?”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这哪是技术发布,这分明是宣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解决你节假日的充电焦虑,而是为了制造同行的技术焦虑和营销焦虑。这东西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禁术,练起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只要放出来,就能让对手道心不稳。你看,它成功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吹自己的800V,吹自己的超快充,不吹这个你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至于配套设施?至于电网容量?至于那个看到数据就想辞职的变电站老师傅?Who cares!先把牛吹出去,先把对手的气势压下去,这才是关键。最好的营销,不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而是创造一个“我已经解决了未来问题”的幻觉。加大加大加大,PPT上的数字必须加大。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非常魔幻的现实:车企宣传的充电技术已经进入了星际穿越时代,而你在高速服务区遇到的充电桩,很多还停留在诺基亚时代。那几个孤零零的快充桩,功率能不能跑满全看缘分,一半是坏的,另一半前面排着长队。偶尔能见到一个传说中的“兆瓦级”专用桩,那感觉,跟在沙漠里看见了绿洲似的,但大概率你还没开过去,就已经被别的车占了。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说真的,这种排队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抢澡堂,水压最大的那个喷头永远是个传说。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好像把车企都说成了一帮疯子。但你仔细想想,这个市场,不疯真的能活下去吗?别人都在搞闪电战,你还在慢悠悠地搞阵地战,那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成盒。所以,与其说是车企骗了你,不如说是这个时代逼疯了所有人。

而且,我们还要承认一种“品牌玄学”。会买某些新势力品牌的人,他买的就不是一个代步工具,他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科技的图腾。充电快不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车有这个技术”,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可以在朋友聚会上吹牛的资本。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真的需要在五分钟内充满电。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现在国家队下场了,说要大力推进大功率充电桩建设。这是好事,是是是,绝对是好事。但文件是文件,服务区外包公司的施工队长可不一定看新闻联播。政策的落地和现实的毛细血管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比亚迪自己规划的几千个自建站,大部分还都在自己4S店附近,那是“样板间”,是“品牌形象展示区”,不是给你跑长途用的“军用补给站”。简直了,就不能先把基础的60千瓦桩铺满了再说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指望基建、车企、车主三方协力解决问题?别天真了。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彻底颠覆你的认知。你必须认识到,现阶段在节假日开电车跑长途,它就不是一次出行,它是一场修行,一场对你时间规划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终极考验。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醒醒吧!车企吹的800V快充,是一场针对同行的战略恐吓-有驾

充电排队不是Bug,它是游戏特色,是厂家为了帮你戒掉出行瘾而精心设计的“杨永信”模式。只要你把心态放平,把排队的两个小时当成是禅修,把旁边车主的抱怨当成是梵音,你会发现,世界豁然开朗。

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说明你修为不够,回家多看看《道德经》吧。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