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透气帽堵塞,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BWD减速机漏油?

BWD 系列摆线针轮减速机漏油的核心原因是密封结构失效油液压力 / 位置异常,除透气帽堵塞外,常见原因可从 “密封件、轴系、安装维护、油液” 四个维度分析,具体如下:

一、密封件本身失效或损坏

密封件是防止漏油的核心,其老化、破损或安装不当是最直接的原因:

1.骨架油封失效:轴伸处(输入 / 输出轴)的骨架油封(多为 TC 型)是关键密封件,长期使用后会因以下问题漏油:

唇口老化硬化(尤其高温环境下,橡胶材质(丁腈橡胶)易失去弹性,无法紧密贴合轴表面);

唇口磨损或划伤(轴表面有杂质、毛刺时,运行中会磨破唇口,形成缝隙);

安装错误(油封装反,唇口朝向箱外,无法阻挡油液;或安装时用锤子硬敲,导致唇口变形、弹簧脱落)。

2.密封垫破损:端盖与箱体结合面、油位计 / 放油螺塞接口处的密封垫(橡胶或石棉材质)若出现以下问题,会导致结合面渗油:

老化开裂(长期受油液浸泡或环境温度变化,材质变脆,失去密封性);

安装时未对齐或被杂物(铁屑、砂粒)硌伤,导致结合面贴合不紧密,形成微小缝隙。

除了透气帽堵塞,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BWD减速机漏油?-有驾

二、轴系异常导致密封失效

轴的状态直接影响油封密封性,轴表面损伤或位置偏差会破坏密封:

1.轴表面损伤:输入轴或输出轴的轴伸段(与油封接触的部位)若有划痕、锈蚀、凹坑,会导致油封唇口无法完全贴合,油液从损伤处渗出:

划痕多因装配时轴与联轴器硬撞、或杂质(铁屑)卡在油封与轴之间,运行中磨出沟槽;

锈蚀常见于潮湿环境,轴表面生锈后形成粗糙凸起,破坏唇口密封面。

2.轴系同轴度偏差过大:输入轴与电机轴、输出轴与负载轴的同轴度超差(>0.1mm)时,会导致轴承受额外径向力,进而:

轴被 “掰动”,与油封唇口产生偏磨(唇口局部过度挤压或脱离轴表面,形成缝隙);

长期偏载还会导致轴承座变形,间接使端盖结合面出现微小间隙,引发漏油。

三、安装或维护操作不规范

安装精度不足或维护细节不到位,会埋下漏油隐患:

1.结合面贴合不良:端盖与箱体的结合面若因以下问题无法紧密贴合,会形成漏油通道:

螺栓紧固不均(未按对角顺序拧紧,或单边过紧,导致结合面翘曲,出现缝隙);

结合面变形(箱体或端盖因运输碰撞、重载挤压产生轻微变形,平面度超差(>0.05mm/m),无法完全贴合)。

2.设备水平度偏差过大:减速机安装时水平度超差(>0.2mm/m),会导致油液偏向一侧,靠近低侧的密封件(如端盖、油封)承受更大压力,油液易从缝隙渗出(尤其小型 BWD1 等机型,箱体容积小,水平偏差对油位影响更明显)。

3.维护操作粗糙:换油、检修时的不当操作会直接破坏密封:

换油时未清理箱体底部杂质,铁屑、油泥随油液循环,磨损油封唇口;

拆卸端盖时硬撬,导致结合面变形;或重装时未清理结合面油污,影响密封垫贴合。

除了透气帽堵塞,还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BWD减速机漏油?-有驾

四、油液参数或状态异常

油液的量、型号或清洁度异常,会间接导致密封失效:

1.油位过高:油位超过油位计上限(通常为 “1/2~2/3”)时,运行中油液被摆线轮、针齿壳搅动,飞溅压力增大,易从密封薄弱处(如油封、结合面)挤出。

2.油品型号错误:若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油液(如用普通机械油替代推荐的 L-CKC 中负荷齿轮油),会:

液黏度不足,流动性过强,易从密封间隙渗出;

油液腐蚀性强,加速橡胶密封件(油封、密封垫)老化、溶胀。

3.油液污染:油液中混入水分、粉尘或金属碎屑时,会:

水分导致轴生锈,破坏油封密封;

硬质颗粒(铁屑)随油液流动,磨损油封唇口和轴表面。

总结

BWD 减速机漏油的本质是 “油液找到密封薄弱点”,除透气帽堵塞外,核心问题集中在油封 / 密封垫失效、轴表面损伤、安装精度不足、油位 / 油品异常。解决时需结合漏油部位(轴伸处、结合面、接口处)针对性排查,优先检查密封件状态和轴系精度,再优化安装维护细节,可有效减少漏油风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