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汽车广告宣传规范新要求

7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汽车广告宣传规范新要求》,旨在进一步规范汽车行业的广告宣传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杜绝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新规对车企、经销商和广告发布平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涉及性能宣传、环保指标、价格标注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解读新规的核心内容,帮助消费者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政策变化。

7 月 11 日,汽车广告宣传规范新要求-有驾

一、新规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广告宣传乱象频发,部分车企夸大续航里程、虚标性能参数,甚至利用“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出台新规,旨在:

  1. 遏制虚假宣传 :防止车企利用模糊表述或未经证实的测试数据误导消费者
  2.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 :确保广告信息真实、准确,避免购车后产生纠纷
  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推动车企回归产品本质竞争,而非依赖夸大营销

二、新规的核心内容

1. 性能宣传需提供实测数据

车企在广告中涉及以下性能指标时,必须提供权威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报告: - 续航里程(如“NEDC工况”“CLTC工况”需明确标注) - 加速性能(如“0-100km/h加速时间”需注明测试条件) - 充电速度(如“快充30分钟至80%”需标注温度、充电桩功率等变量)

违规案例 :某品牌宣称“续航1000公里”,但实际用户反馈仅能跑600公里,新规实施后此类行为将被严查。

2. 环保宣传禁止“伪绿色”营销

针对新能源车的环保宣传,新规要求: - 不得使用“零污染”“绝对环保”等绝对化用语 - 如宣传“碳中和”,需公开碳足迹计算方式及减排措施 - 电池回收、材料可再生等宣传需提供可验证的供应链信息

3. 价格标注必须透明

广告中的价格宣传需符合以下要求: - 标注“起售价”时,需同步说明对应的基础配置版本 - 金融方案(如“0首付”“低月供”)需明确利息、手续费等附加成本 - 禁止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制造虚假紧迫感

三、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1. 车企需调整广告策略

7 月 11 日,汽车广告宣传规范新要求-有驾
  • 广告文案审核更严格,需法务团队提前介入
  • 性能测试数据需长期存档备查
  • 可能减少“噱头式”营销,转向产品力宣传

2. 消费者购车更放心

  • 续航、充电等关键信息更透明,减少“踩坑”风险
  • 价格套路减少,比价更直观
  • 维权时有据可依,广告内容可作为法律证据

3. 平台责任加重

  • 自媒体、视频平台需对汽车广告内容加强审核
  • 违规广告下架时限缩短至24小时内
  • 明知虚假宣传仍推广的,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四、如何应对新规?

1. 车企:自查整改,合规优先

  • 重新审核现有广告素材,删除夸大表述
  • 建立广告发布前的多层审核机制
  • 培训销售人员,避免口头承诺与广告不符

2. 消费者:学会识别关键信息

  • 关注广告中的小字说明和附加条件
  • 要求经销商提供书面性能参数承诺
  • 遇到虚假宣传可向12315平台举报

3. 媒体:强化内容把关

  • 拒绝未提供证明材料的广告合作
  • 设立“广告真实性”标签,帮助用户甄别
7 月 11 日,汽车广告宣传规范新要求-有驾

此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汽车广告进入“严监管时代”,短期可能增加车企的合规成本,但长期将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行业良性竞争。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应提高警惕,主动核实广告信息,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你对新规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