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

回头看看中国这些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折腾,你总会有种两头堵的感觉。一个是宏大的愿景,什么绿色出行、碳中和、技术自立,这些词听起来特高端,但落到老百姓头上是实打实的“这车能开多远”,“充电方便不方便”,“电快用完了咋办”。说白了,谁也不愿意变成路上找充电桩的苦命人。技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造问题。

我时常在想,增程技术这玩意,为什么能被大家念念不忘,甚至跻身解决新能源焦虑的头号功臣?其实,这事也简单。你让司机一上车不是想着风景,是算着剩下多少电,这滋味也太离谱。于是有厂家琢磨,“要是车自己带个能随时发电的小伙伴呢?”这话我问过不少技师,他们都苦笑:“说简单了就是车里搭个充电宝,油用完了发动机自己补电,电用完了汽油上场。”最早谁做的?广汽算国内一号敢吃螃蟹的。2010年,广汽就揽下了国家863计划的大项目,要做国产增程式纯电动轿车。那会儿,电动汽车还被不少人认为是“充电就是折磨”,而这项技术,把电和油糅到一起,不走寻常路。

2014年,广汽弄出来个大动作——传祺GA5 REV上了市。第一次,国内增程式纯电动轿车能让老百姓掏钱买着开。这也是技术真正打通从实验室到马路的路,是个很劲爆的里程碑。别小看这一步,带来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可以靠油补电,电池焦虑是不是就能解决了?”但,技术的突围战打下来,落地就有问题。亏电、油耗高、动力弱、噪音大,怎么就全赶上一块了?不怕你笑,很多中国技术就是在出问题中解决问题,死火重来。

后来这十年,就是广汽跟同行一起在动力总成、热效率、电池、电机这些关键点上较劲的十年。你能看出点中国工程师那股轴劲儿:别人说混动就混动吧,广汽非要研究“我怎么能用得更省,跑得更远,安静点,再对环境好点?”他们一把攒下来的经验,连国家都点赞,给了个“国家作业工程队团队”称号。我心里寻思,这到底是对团队的嘉奖,还是一记提醒:别给国家掉链子。

问一句,这么多年的技术和市场“拉扯”,到底在路上开车的人关心啥?我觉得都是一句话:“我能不能随时跑远点?”你让我时时刻刻琢磨电不够、油贵、换电池还得排队,那技术再高大上,老百姓看不上眼。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技术革新真正有意思的时候,往往不是科研人员自己就觉得牛了,而是市场说:“这事你给我解决了!”到2025年,广汽的星源增程技术横空出世。说实话,大家都盯这事,因为它胜在两点:一是亏电问题终于能治住了,省得大家总提心吊胆;二是昊铂HL增程版上市,标价26万98起,等于新技术有了主场。

这新玩意儿到底“神奇”在哪?我整理一下,核心是把油、电、动力的短板都补齐了。之前,增程式电动车用久了就有各种痛点——亏电了,发动机疯狂介入,油耗噌噌上去,噪音跟拖拉机似的,动力还跟不上,车内体验大打折扣,买了新车像是卖了个债。星源增程的作法是,用自己独特的技术,把发动机的每一滴能量用得淋漓尽致。能做到低油耗、高动力、低噪音,起步猛不猛,声音大不大,大家都要考量。以前大家调侃,“增程等于油耗加电耗,动力减体验。”现在技术真能解决这些,行业不得不喊服。

可问题又来了,“技术牛了,市场怎么跟?”换句话说,如果只是解决工程师的面子问题,“我们中国有牛逼技术了!”这可以炫耀一阵,但市场是冷静的。26万98一个车,你如果不能实际让老百姓觉得比纯电安全、省事、舒心,还是会有疑虑。广汽的思路里,其实有一种朴素的务实:不是科技好就行了,还得把消费成本、使用习惯、维修体系都考虑进去。技术是底子,体验才是王道。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到底什么样的增程技术是好技术?有人问:“是不是油越省越好?是不是电池耐久卡得越久越好?是不是动力随叫随到就伟大了?”这些问题看着简单,不扯家常,根本掰扯不明白。其实归根到底增程技术得做到三件事:第一,别让车主有焦虑;第二,用的时候要安静舒适;第三,耗费的钱钱得合算。你新能源变成纯粹的价格战,最后大家都赔本赚吆喝,谁也玩不久。

为什么中国会形成现在这种增程技术路线?这得回去看国情和路况。大城市堵得越来越狠,你说纯电充电站方便吧,其实很多小区还没配齐。增程式把油和电结合,就是妥协中的进步——你能随时充电,油不用多亏,长途短途都能应付。这把双保险,是中国现实的选择,不是盲目赶欧美那一套。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有时候技术进步带来的是新的社会节奏。比如,大家开始习惯“油加一次能管多远,电可以随时充”;以前是拿续航找茬,现在变成拿技术找感觉。“体验”的词被说得多,有没有真正落地在用户?星源增程技术能不能让普通人感到“这钱花得值”?这才是靠不靠谱的核心。

市场能不能买账,是对技术最真实的考核。广汽这么多年能扛下来,不只是工程师厉害,更得益于不耍虚头。不是冲着补贴、政策上的好处做事,是被用户的真需求逼出来的。你技术牛,市场不认,也是白搭。这是中国汽车工业这二十年最深的教训,也是所有做技术的必须时时刻刻记住的道理。

中国增程技术发展,解决用车焦虑,广汽星源新突破-有驾

我又琢磨一件事,“为什么大家非得卷续航、卷油耗、卷动力?”其实大家只关心“我是不是不被技术绑架”。车应该是工具,不应是枷锁。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做到让人“不用总想技术”,而是自然地用上,感觉到顺手舒坦,那才叫进步。星源增程这个路线,也不算终点,中国的路况、能源结构变起来很快,谁也不知道五年后新能源车是不是又有新的活法。

想了这么多,最后又回到那句话:“技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就是摆设。”昊铂HL增程版背后的星源增程是一次技术与实际需求的相遇,它能不能把“开得远、用得省、体验好”落到生活里?还是需要市场检验、用户说了算。

一句话,多年的技术积累,能不能真正让中国汽车产业跑出自己的新路,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带给用户稳稳的期待感和舒适感。不是只管技术牛,而是让车主的生活真方便、真安心。你说,这才是更值得追的创新点,不是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