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为宣传新车安全性,进行了一场“SUV撞翻大货车”的碰撞测试,视频中SUV完好无损,而卡车车头被掀翻,引发巨大争议。央视财经频道直接点名批评,称其“营销无底线”,而网友则质疑测试的科学性。这场测试究竟是真实力还是“障眼法”?背后又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怎样的营销乱象?
1. 事件回顾:SUV撞翻重卡,是安全奇迹还是营销噱头?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进行了一场“特殊”碰撞测试:一辆理想SUV以较高速度正面撞击一辆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测试视频显示,SUV车身结构保持完整,而卡车车头却整个翻倒。这一“反常识”画面迅速引爆网络,部分网友惊叹国产车安全性,但更多专业人士和消费者提出质疑1。
争议焦点:
卡车驾驶室是否锁定? 重型卡车驾驶室通常可向前翻转以便检修,但行驶时需牢固锁定。若测试中卡车未锁定,则碰撞结果毫无参考价值。
测试是否真实模拟事故? 现实中SUV与卡车相撞,卡车几乎不可能因撞击翻倒,理想汽车的测试被质疑刻意利用卡车结构弱点制造“震撼效果”。
三方道歉声明避重就轻: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和东风柳汽随后发布联合声明致歉,但未明确回应卡车是否锁定,被央视批评“含糊其辞”1。
2. 央视怒批:营销不能凌驾于科学之上
央视财经频道在节目中直接批评理想汽车此次测试“过度营销”,并指出:
违背物理常识:SUV撞击卡车导致卡车翻倒,不符合现实交通事故规律。
误导消费者:过度渲染“安全性”,可能让消费者对车辆真实防护能力产生误解。
行业乱象缩影: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车企为博眼球,不惜制造“魔幻”营销事件1。
央视评论员强调:“安全测试应基于科学,而非视觉冲击。若车企为流量牺牲公信力,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度。”
3. 行业反思:新能源车企的营销“内卷”何时休?
理想汽车此次争议并非孤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频现“营销翻车”案例:
理想曾称“500万内最好的SUV”,随后曝出试驾车空气悬挂断裂。
小鹏汽车宣传城市智能驾驶功能,但实际落地缓慢,引发消费者投诉。
蔚来乐道汽车广告语“换男友不如换电”,被批价值观扭曲1。
专家分析:
同质化竞争加剧:车企在技术、续航等方面差距缩小,转而依赖夸张营销吸引关注。
监管趋严:工信部已加强对智能驾驶宣传的规范,要求车企不得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觉醒:用户对“虚假宣传”容忍度降低,车企若继续“玩火”,恐遭反噬。
4. 未来展望:回归真实,安全才是核心竞争力
此次事件给行业敲响警钟:
科学测试应取代表演式营销:车企需以真实、透明的安全测试赢得信任。
监管需进一步收紧:避免车企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伪技术神话”。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宣传:不盲目追捧“视觉震撼”,关注权威机构评测结果。
结语:
理想汽车的“魔幻碰撞测试”看似赢得一时流量,却可能透支品牌长期信誉。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唯有回归技术本质,以真实安全性能说话,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否则,再华丽的营销泡沫,也终将被现实戳破。
(本文综合自公开报道,观点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