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

上汽集团最近动作频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刚过完年,内部风声鹤唳,营销体系大刀阔斧,直接把“大乘用车营销公司”这张王牌放到桌面上——说白了,就是要把荣威、名爵、飞凡这些本来各玩各的品牌,全都归拢到一个大锅里炖。谁都没想到,上汽居然第一次成立真正的独立销售公司,这步棋走得又快又狠,连公关还没官宣,圈里就都炸锅了。

企业要活得滋润,光靠各自小打小闹早就行不通了。上汽这波操作,是要把以往各弄一摊、小打小闹的营销模式彻底推翻,把国内营销从根上大整顿。什么荣威、MG、飞凡分头跑马圈地,未来都统一听“大乘用车营销公司”调度。筹备组的组长张亮,以前管的是数据业务,现在成了乘用车的数字官;副组长俞经民,老资历负责乘用车实打实的销售。这俩人一个深度懂数字化,一个深谙线下传统市场,俨然是科技与江湖的组合,主打就是一个协同。

其实这事并不突然。2025开年,上汽就搞出了“大乘用车”项目,把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这些板块统统拉在一处。目的很明确——不再五花八门、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内耗,集体决策响应市场需求,资源整合后,劲往一处使。

内外分工也有板有眼。海外市场拉出单独的销售部,国内营销资源一锅端,荣威飞凡、MG成立各自的事业部,但后台创新研发统一管控,前台营销分拆,各管各的市场,谁都别插队。一番操作下来,技术开发归大后方,市场营销贴近用户差异,把“闭门造车”这条坑给堵严了。

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有驾

这事落实得够狠,筹备组让张亮和俞经民牵头,也不是盲选。张亮打的是数字化算盘,数据、智能全烂熟于心,还带着产品战略的帽子。俞经民则是一挂老法师,有渠道有资源,管传统销售家里事。这俩人搭班子,意味着上汽既要玩新潮数字化,也要稳住传统市场,全维度布局没跑了。

其实不光上汽,2025这年,整个汽车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谁不折腾谁就被甩在身后。光上汽集团中高层换了六十多号人,涉及市场、营销、公关等热门板块。这波操作成效立竿见影,前八个月整车批售超过275万辆,同比增幅接近18%,自主品牌销量也嗷嗷往上涨,新增门店两百五十家,表面看是数字,实则是团队新老交替搞出的新气象。

再瞧其他公司,长安汽车人事调整简直比流水席还热闹。刚升格为一级央企,牌子还没焐热,就奔着三大品牌阿维塔、引力、启源和合资板块长安福特,领导全部调整分管,新能源、燃油、自主、合资几个大板块之间的人才互通,业务交流成了亮点,玩的是“内外兼修”。

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有驾

东风也是动作不小,新成立的奕派科技换了新班子,汪俊君搭台,张俊、秦轩辕等人纷纷加盟,团队把研发和营销一体化明摆上桌,资历和经历全是点对点输出。奇瑞更是叠加式调整,组织架构像俄罗斯套娃,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六七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有能人镇场。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兼管大盘,理想、文飞、苏峻这几位行业大拿也被挖来直接操盘相应新品牌。什么用户共创、品牌重构、国际化视野,一套一套,高配操作干货满满。

别管是“独立销售公司”还是“事业群扎堆”,这些传统厂商调整都是瞄着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只有人精、钱精、资源精三管齐下,才能在这白热化市场里抢份蛋糕。说到底,这不是谁一家的碰运气,是整个行业在横下一条心,要向电动、智能、全球发力。嗯,说得直白——你不变就等着被时代淘汰。一茬新人一茬新机构,各家车企都在你追我赶,没有谁敢轻服输。

中国汽车市场这盘棋,说是“红海”可一点不夸张。加上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一拨接一拨,车企要不上点儿心,分分钟掉队。如今既要跟新能源新势力抢市场,还要全球化扩张,管理架构和团队得跟上。有时候看起来是人事变动,实际上是组织升级,是“搜狐变泰囧”的大戏车企版,谁灵活谁长久。

上汽集团这把抓住营销独立,国内资源大整合,可不是绣花枕头,是真刀真枪的内参。集体高层选定,有数字化背景的张亮上前线,保证产品跟市场脱节不出乱子;资深的俞经民托底,传统渠道稳住江湖人心。新公司成立后,销售体系会更流畅,前端、后端能一一对应,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的效率想不提高都难。

讲到这里,该明白了吧?车企这些调整不是“看你不顺眼,换个领导”这么简单,背后是主动求新的“自我革命”。说企业是“船大调头难”,但谁敢说自己船大就不调头?这年头船大也得加装涡轮,走不动就换发动机,整个行业都在拼更新。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各家车企抢人的风气也越来越猛。有的挖来新能源公司高管,有的吸纳互联网大厂专业人才,渠道、营销、产品,都在实行“能者上,庸者下”。什么年龄、资历、学历,能干事就过关,干不成事下课快得很。门店激增、人事流动,都是各家刷牌的真实写照。谁家品牌升级快,门店扩张狠,销量就蹭蹭往上。

不给自己留安乐窝,不搞老王卖瓜,所有企业都在追风口、拼速度。电动智能一旦起飞,传统机械化那套得适应新游戏。不整顿队伍、不优化结构,拼不过头部,连尾部都保不住。让一群人扎堆,资源归总,前后端闭环,一个公司管一年市场,跟原来“各班各干”的松散方式说拜拜,效率高落实快,谁吃到最后肉咱们等着见分晓。

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有驾

其实,车圈内谁都明白,现在是组织、业务乃至人才全方位的升级大赛。企业整合富士康都不眨眼,谁加速谁就能赢;谁跟不上节奏,三年之内想翻身都难。中国国产车企能一路杀到世界舞台,靠的不是侥幸,是一次次改组、升级与自我否定。每一波“人事调整”,都是在给未来铺路;每一轮“大项目合并”,都是碰撞创新与经验的火花。

话说回来,车企这一波整合动静太大,哪家都有大动作。无论业务分管,还是创新研究,背后都是风起云涌。上汽、长安、东风、奇瑞,代表着中国车市这些年风风火火的变革,也预示着只有不断进化才能活下去。车企们比的不是谁走得慢,而是谁敢第一步主动拆了自己的老房子,再造高楼。

车市不等闲,技术革命一步步逼近,营销和组织架构改革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谁都知道,新一轮的智能化和电动化会重塑市场。谁敢在调整上偷懒,就是在赛道上等着捡别人掉下的碎渣。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么主动求变,要么等着被时代拍死在沙滩上。都说有危才有机,车企是真把危机当机遇,把地基重新挖起,不怕折腾,只怕不敢折腾。

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有驾

还要说,门店激增、渠道焕新,背后是组织升级带来的效率改善。卖车卖得顺,品牌提升快,不是纯粹走运,是把管理和资源优化到极致的结果。营销体系独立之后,品牌协同、资源集中,市场推广有了合力。原来各自撒网,到头来可能颗粒无收;现在捏成一股绳,前端后端彼此衔接,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市场反应也快。

归根结底,中国传统车企的自我调整,既是对眼下市场的及时反应,也是为智能化和全球化提前布局。每一次人事变动、组织整合,都带着破旧立新的味道。谁改得快,谁就能站在浪头;谁还想守旧本分,都会被新势力甩在身后。车市红海,没人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推翻自己,才能站稳脚跟。

调整不止、变革不断,车企们这场升级大戏注定马不停蹄。方向明了、路子对头,剩下的就看各家谁手快、谁胆大。至于最后这场变革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吃瓜群众就等着看花开花落吧。

上汽集团营销大整合,长安人事大调整,奇瑞组织再升级-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