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

大家是不是都记得,增程式电动车刚出来那会儿,网上各种嗤之以鼻。有的人直接说这车“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用油发电再用电驱动,看起来特像技术上的自相矛盾。可是这些年过去了,销量数据直接打了那些嘴硬人的脸。2024年光是咱们中国,增程式电动车一年卖了118万辆,同比增长63%,里面大多数还都不是什么便宜车型,超过60%是25万往上的,比预期要火爆得多。光看市场数据,这就是典型的“真香定律”,谁用谁知道,谁买谁肯定愿意分享。

那为啥它从被嘲讽到现在谁都盯着,怎么看都像“未来主力”?杨裕生院士其实早好几年就看明白了,2017年那会儿就开始鼓吹增程式电动汽车。说白了,这一切都跟咱们现在的电池技术关系很大。你就算把所有幻想加进去,纯电池能跑的距离,又贵又重,极寒天气还续航腰斩,去趟远地得连夜查攻略找充电桩。杨院士一直说——要充分利用”城市用电、长途发电“这个理念,短距离就放心用电,长距离就让内燃机出马发电补能。不是谁家的技术牛,是逻辑真的管用。很多人嘴上各种“技术信仰”、其实最大的痛点不过就是——能不能把电池用到更聪明?

理想汽车的案子很经典。2020年,刘立国那次百人会提“增程是未来主力”,台下几乎都是质疑声。五年之后,理想汽车不光自己盈利了,还直接带动了整个增程热潮。问界那些增程车型,销量比例一度到了九成,用市场说话谁都服气。原本增程是一种中高端专属玩具,慢慢的,技术成熟了,价格下探到十万块钱区间,甚至马上就能降到八九万,几乎任何一类家庭都能考虑。

其实很多人是嘴硬说不要增程,心里却早都把增程当做理想里的“安全方案”。原因特别简单——增程式解决了电动车“续航焦虑”这个老大难。在城市里通勤,大家都愿意用电,价格便宜、环保、动力也足。万一哪天要开出去远途?增程器一开,油机上场,不用像纯电车一样在高速服务区排一小时队等充电。数据最有说服力,理想汽车那些用户,电动行驶总里程都超65%,工作日里面用电比例90%,一到长假电比例蹭蹭掉,说明“城市用电、长途用发电”的设计思想真不是虚头巴脑的营销。

其实这里有个反问:如果你家附近没有稳定充电桩,你愿意天天为省电跑远点冒险吗?如果你生活在北方冬天,零下二十、三十度,纯电池打了对折、再对折,你愿意冒着“电耗翻倍”把自己扔在高速上吗?答案基本很明确,谁都想要安全、便捷和可控。增程车恰好就卡在这个夹缝里,面面俱到,谁用谁说好。

再说“环保”这个话题。很多人唱高调:纯电才是绿色出行。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电池造出来、废旧回收,整个过程能做到真正绿色吗?增程车实际碳排放已经比传统燃油车低了一半以上。最关键的是,假如未来能用上绿色燃料(比如甲醇、乙醇甚至氢气),那发电就不必依赖石油了。杨院士提到“VG2G”模式,啥意思?有点像共享充电宝,什么时候电网发电不够了,增程车可以上网贡献电力,解决一部分波峰电力缺口。国家不用额外建电厂,大家都能根据需要调配能量,车上的发电机也不会闲着。

这事真要实现的话,其实能改变很多能源观念。比如有个计算,假设动员三百万辆车发电,可以补上一亿千瓦的电网缺口,这是多大的能量?国家不用烧钱大建基础设施,又能应对极端情况,还能让车主有“电力贡献”激励,等同于变相补贴。愿意参与的车主哪天电费低了或者有补贴拿,也是一种新趋势。

增程车的定位,其实比纯电车更像是技术折衷,不是谁的理想,更像现实里的聪明解法。杨裕生院士预言,到2027年,增程和插电式会占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三分之一,2030年能提升到一半以上,形成和纯电、燃油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不光是“中国特色”,全球市场也在动。以前是自主品牌死磕,现在连合资厂、大众、现代等巨头都表态未来会主推增程车型。技术的、市场的、政策的,把所有路子都综合了,谁也不能小看这条路。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琢磨:纯电技术真能一统天下吗?油车在未来出行还有多少可能?混动和增程是不是只是一种“过渡”?实际上技术发展从来都是螺旋上升的,光靠单一方案是搞不定真实世界复杂需求的。增程车的出现,说白了是现实需求催生的,不是谁拍脑门做出来的花架子。

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有驾

倒回来看,为啥那么多人以前瞧不上增程,后来都真香?核心还是误把技术路线和消费体验掺和了。大家都愿意追求“绝对环保、极致科技”,但人和人的使用场景千差万别,能源补给、气候特性、出行习惯、充电桩布局……增程恰好是科技和实用的中间层,“既不极端又够用”。

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有驾

搞不好未来车企还真能通过增程车发电,实现与电网的能量互动。这不是科幻,是技术一天天往这个方向发展的现实。等绿色燃料普及了,增程式彻底不需要石油,物美价廉,随便去哪都不怕没电、没油、不够环保,真正做到了“绿色、安全、长里程、廉价”。

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有驾

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是2060年,期间几十年社会结构、能源布局、技术发展都会变化。这么长的窗口期,谁敢说增程只是半道子玩意儿?实际反而是所有技术路线都需要融合补充,“增程”就是这样一种可长期共存的方案。

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有驾
增程电动车销量猛增,理想案例突出,用户体验提升-有驾

技术往前发展的选择,不是专家一句话能定的,得看真实世界有没有买账。销量、用户体验、能源结构,这些才是决定胜负的基本面。过去的偏见,全被现实击碎;未来怎么变,也不是单一技术路线能一锤定音的。增程式从“小众黑科技”变成“全民买单”,谁也说不准后面还有多少超出想象的应用。

世界变化太快,对于每一代人来说,能不能更聪明、更便宜、更绿色、更省心地出行,这才是最重要的。增程式电动车正好踩在中国城乡二元、气候多变、技术过渡、能源变革的交叉路口。它不是“脱裤子放屁”,而是让不同需求都能找到合适位置的一种“多面手”。眼下,没人再敢轻易画大饼或随便唱衰,谁买谁清楚,谁用谁明白。

大家每一次讨论增程,都是在讨论现实的选择。纯电、燃油、混动,到底哪一条才是主流?答案很简单:市场和用户用脚投票。一切表态都不如实际销量有说服力。那些“未来必然如何如何”的道理,谁管你说得天花乱坠?还是那句老话,技术是服务现实,不是用来端架子的。增程车是不是未来?现在已经没人敢说“不可能”。

增程不是暂时妥协,也不是技术鸡肋,它已经变成了现实中的“多赢路”。谁用谁说好,谁买谁会回头。至于将来走到哪一步,其实只有一个答案——随用户需求进化,该变就变,不该变就别瞎折腾。这个世界,从不缺技术,缺的是理解和包容。增程车折射的,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选择:不极端、不幻想,扎扎实实活在当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