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列持续更新中,预计将涵盖20至30篇内容。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初步探讨了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应用与功能。现在,我们将深入探讨锂电池的串并联原理以及容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会展示电动车锂电池与锂电池充电保护板(BMC)的实际应用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呈现一个同口接线示意图,揭示电芯如何通过两端接入到BMC的排子接口进行连接。
实际的接线情况如下,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里,大家可能对电池的串并联方式和具体电压有所疑问。接下来,我们将简要解释一下串并联的概念,这是电路的基础知识。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相加,而电流保持不变。对于三元锂电池,其标准电压为3.7v,充满电时达到4.2v。若要达到48v的电压,我们需要将13个电芯串联起来。
另一方面,铁锂电池的标准电压为3.2v,充满电时约为3.7v。同样地,要达到48v的电压,我们需要将15个铁锂电池串联。
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会相加。因此,当我们将两个同型号、同容量的电芯并联时,其总电流是单个电芯的两倍,容量也随之增加两倍。
针对不同的汽车类型,会配备不同电压等级(即串联电芯数量)和不同电流等级(即并联电芯数量)的电池,以满足其特定的电力需求,如图所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以下的电池性能参数,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在探讨汽车电池时,我们遇到了几个不同的电流概念:充电电流、标准放电电流和最大放电电流。这些电流为何有所不同?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查阅电芯的C指标,它从标准和单位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剖析电池管理板BMC的器件级别,简要探讨其中的电池模拟前端AFE、MCU以及运放等关键芯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