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让智能驾驶成了生活琐事
我还记得上个月在小区门口碰到老刘,他刚提了辆宋L DM-i,车漆还是那种带点蓝灰的,说是新出的配色。老刘这人平时话不多,买车也不爱跟风,但这次他一开口就说:“现在的SUV都不是以前那个路数了,升级个系统,比换轮胎还勤快。”当时我还没太信,这两天自己用着宋Pro DM-i,也赶上了OTA推送,才发现有些变化真挺细。
前阵子群里有人讨论天神之眼,说什么29个传感器,不懂技术的人听着像玄学。其实用起来就是那种“你以为没啥事,其实它已经提前帮你看了一圈”。比如早高峰进三环,我本来想变道,那玩意儿突然提醒:前方有加塞风险。吓得我一脚刹车,还真见对面来了辆急性子的黑出租。有时候觉得,这功能不像是在替代人,是在帮你省点心——尤其长途的时候,高快领航能自动规划匝道,有一次去燕郊探亲,全程下来几乎没怎么动手,就跟坐地铁似的。
不过智能泊车才是真正让我服气。小区地下库窄得要命,以前每次停车都像做数学题。这回系统升级后,多出来几个选项,比如收镜头、垂直双向泊入,还有偏置泊车。我试过一次,把副驾窗户摇下来,一边听着师傅吐槽“这玩意儿以后修起来肯定贵”,一边看它自己慢慢挪进去,中间还停顿了一下,好像怕蹭到旁边那台旧桑塔纳。我后来问销售,他顺嘴说:“我们敢兜底安全,你放心撞不了。”虽然嘴上这么说,我还是每次都盯着屏幕看生怕出岔子。
还有个冷门配置是座舱里的隐私模式,上回老婆手机连上后,她微信消息直接跳到了中控屏,她当场就急眼了,“谁要让全家知道我的聊天内容?”后来才发现可以切换成只显示导航和音乐,不弹私人信息。这算是给那些“i人”留条活路吧。再一个就是手车互联,现在华为、OPPO这些牌子的手机都能直接镜像过去,有朋友开玩笑说,下班堵在北五环,把手机上的歌同步到汽车里,就是另一种移动KTV体验。
维修方面也有点八卦——群友阿涛去年底撞坏过雷达模块,据他说售后等配件等了快半个月,新款OTA之后据师傅讲检测流程更细致,不过零部件价格涨了一丢丢。“以前都是按套卖,现在单独拆分,修理费反而贵一点,”阿涛吐槽,“但故障率好像低不少。”
至于续航和性能那些参数,其实大家聊得少,现在更多关心的是软件更新是不是卡顿,用久会不会变慢。有邻居用老款宋MAX,经常抱怨系统响应拖拉,每逢大版本更新就担心兼容问题。不过新车型好像没啥这种烦恼,只要网络够稳,一晚上推完第二天早晨就能体验新功能。据销售讲,比亚迪现在把很多硬件冗余预留出来,就是为了以后不断加东西进来。
行业八卦倒是不少,有传闻某合资品牌最近开始研究自家的辅助驾驶方案,还偷偷找比亚迪工程师咨询技术路线。但据懂行的哥们分析,目前国产新能源最大优势还是软硬结合灵活度高,而且愿意放权给用户尝鲜。一些冷门观点,比如南方湿热地区对传感器寿命影响较大,也有人提出,但实际使用中暂时感觉不到明显差异,大概厂家已经做足防护措施吧。
最后插一句,小区楼下那个专修电动车的小李头天喝多嘴碎,说现在这些高级辅助驾驶越做越复杂,将来估计连方向盘都不用装。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再过几年汽修厂可能只剩软件工程师。“机械活越来越少啦!”他说完又开始捣鼓他的二手电池包,看样子并不打算转行搞编程。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微信群讨论、小区邻居闲聊及售后技师现场反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