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近国内汽车圈发生了一件特“大”的事,大到可以让饭店老板都感到自己马上要转行了——不是酒店业的寒冬降临,而是新上线的“全新智界”,直接砸出五万两千单,把传统车企给砸蒙圈了。不信你去问奇瑞的老板尹同跃,人家都快成餐饮业大佬了,上台就自带饭店段子,说未来智能门店可能就是新饭局,之前蹭饭的那些同行们,别再磨刀霍霍猪肉了,直接来智界坐坐,包你管饱。
这一出汽车版的“高端局”,既有老板自嘲,也暗示着行业大洗牌。毕竟尹老板这话听着像开玩笑,可真咬文嚼字琢磨琢磨,里面全都是哲学。没错,现在炒菜的不是奇瑞了,炒的是华为的大锅,奇瑞忙活了半辈子造车,结果掌勺权彻底归了华为。你可以说华为是新来的厨师,技术担当,手握菜单,还能自己定菜品价钱,甚至可以管你吃啥、怎么吃、谁来结账。
以往车企跟科技公司玩合作,大多都是你给个操作系统、我塞点零部件,然后大家摆好姿势一起自拍发新闻,大伙都美滋滋,媒体也乐得帮腔。但这回可不一样了,奇瑞把自家门钥匙连地契一块交给了华为,自己搬去厨房打下手,说白了就是连炒锅都懒得碰了。华为负责选菜、定菜、炒菜、甚至收拾碗筷,奇瑞只剩下来负责买菜、运菜打包发货,如同开了个自动售货机给华为用——还别说,这套自动化流程搞的比隔壁美团无人餐厅还时髦。
想当年,华为跟赛力斯玩合作,那也是做了半成,还保留点赛力斯的自主权;可现在,这智界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产品了,直接进入鸿蒙的“纯血时代”。不知道是不是以后奇瑞的员工上下班都得刷华为门禁、打鸿蒙考勤,开年会直接用鸿蒙投屏,连端茶倒水都得识别指纹、自动配餐。
市场这一波响应有多猛?拿数据说话,五万两千个订单,听着就像哪个外卖平台炸锅了。回顾近年,华为推出七座问界,一下把赛力斯送上神坛;现在智界S7还没上市就快成“价格刺客”,消费者就是这么“未见其人、先下其单”。归根结底,这不是个什么营销奇招,哪怕有人觉得华为只是把手机卖车的套路用在汽车上,也得承认,这么一整套“牌桌、规则、玩家”,都让国产智能汽车的天花板往上升了不止一大块。
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华为纸上造车。系统呢?鸿蒙自研;智驾呢?ADS高阶,上到云端,下到地面,连洗车都要智能点单。门店呢?全国开花,亲子能打卡,老少皆宜。可别说这就完事了,这套闭环已经把很多传统车企“挂在墙上,成了遗照”。惨不惨?惨。你们以前是造车的,现在是代工的——业务越干越多,但主心骨握在别人手里。谁还记得“代工听命于厂商”这句老话?现在要改了,“厂商听命于科技公司”才是新潮流。
说得露骨点,科技才是新时代的政治正确。以前车企还强调啥工艺、啥底盘,弄得跟老酒庄似的抢手,现在没人关心你的进气道和悬挂是不是从自家祖传饭店里偷出来。反正只要你挂上华为的标,智驾送到家。你还有啥感受?别说了,只有一个字:香。二字,真香。
尹老板笑着说“饭店”,实则是苦涩自嘲。把自己变成餐厅老板,收留那些没饭吃、蹭饭的同行,多少有点“大锅饭”的意思。以前我们争来抢去要当厨师,现在只能抢厨房打工的位置了。华为掌勺,奇瑞埋头洗菜。回头看看历史,造车大潮一浪接一浪,全员冲顶,最后还不是被智能化把生产线变成了流水线,人都快成螺丝钉了。
奇瑞做出这个决定,也算壮士断腕,毕竟它一直在智能化转型路上踩了不少坑,不跟着华为,可能连去厨房的资格都没了。人家早就明白这个时代不是光比马力、比钢板,谁家的遥控器更智能才更有市场。奇瑞一边告别“主角光环”,一边押注华为,押得还是自己的后半生。要说风险大吗?当然大,赌桌上没人能稳赢。要说值得吗?至少比当咸鱼强吧。
但是我们是不是也挺习惯这种角色变化?比如,互联网来了,书店变成了图书角,图书角变成了咖啡馆,咖啡馆变成了无定位工位,最后都没了。这车企“角色向下兼容”,由制造者变成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说白了就是拜祭了自己的本行,还得笑着迎接新东家。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笑中带泪吗?人间不值得,车间更不值得。
想象智界的门店真的成了行业新食堂。同行们挤进去,吃着“鸿蒙套餐”,聊着智能化的烦恼。老板在门口迎客,先刷脸,再刷订单。吃完了还得扫码打卡点赞,这饭局从聊市场聊到系统互联,再聊到数据安全,连厕所都装了智能门锁,进去得用车钥匙开门,出来要用鸿蒙认证。你说这不是荒诞吗?
敢情以后的汽车产业,主角不是车企了,全凭科技公司定规矩。车企原本以为换个招牌、写个新标就能强身健体,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药可吃,主治医生都转行去做算法了。“制造者”的面子早就被“软件定义”打得体无完肤,连保安都快用上AI智能了。谁能想到,中国汽车行业最潮的变革,竟然是从“造车新势力”到“软件造车势力”,车是车,肉是AI,骨是鸿蒙,厂房是场景,销售是数据——哪有什么人情味?
这一切发展的线索非常清楚:华为拱手做主,别人挥泪让权。其实这不只是行业趋势,也是生死选择。顺应了吗,至少还能发工资吃饭;逆流而上?那你敢赌,就敢输惨。有些同行一直在门口搭帐篷,等着蹭华为的饭,结果华为直接把饭店搬到车企里,还门口开个AI收银台,连小费都能自动扣税。
至于你说奇瑞以后还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放心吧,在智能汽车的食物链上,谁先掌握了算法和数据,谁才算是“饭圈顶流”。至于那些还坚守底盘和发动机的旧派,就像还在用诺基亚的老人一样,迟早要被拍在沙滩上,只能天天怀念当年“我主宰、我造车”的黄金岁月。
所以啊,纵观这一通变革,表面上是饭店梗、同行蹭饭,背后却是一个行业的权力重构与自我嘲讽。奇瑞让华为控场,既是勇气也是无奈;同行竞相追随,既有梦想也有失落。智能汽车的未来还远吗?只要科技公司不停迭代,饭碗天天在洗,厨师天天在换,老车企们还能在门口撒泼打滚几时呢?
也别怪大家都爱把自己玩成段子,无非就是讽刺自己的无力,也讽刺这个时代的浮躁。谁也不敢说明天会不会开放让AI做销售、让BOT定价,甚至连员工培训都得靠算法。等哪天饭局真成了核聚变会议,头顶全是鸿蒙云,每个菜都能精确到卡路里,那时候车企估计只剩下厨房,饭都不会做了。
写到这,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那句顺口溜:你有饭,我有锅;你有锅,我有勺。如今科技公司有饭有锅有勺还会点火,车企却只剩下洗碗刷盘的命。该哭吗?别哭了,上桌吧。至于菜好不好吃,没人在乎,全凭智能算法推荐。你不吃,别人吃;你不抢,饭都被AI抢了。最后,别忘了结账时也要微笑,谁让我们都活在手机和汽车全面互通的年代,饭店都快成智界了,吃完不跑单就算有良心。
毕竟,人生如饭,产业如餐。能吃上一口“智能快餐”,也算是没有被智能革命饿死的幸运者了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