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纯电动车销量榜单出来了,一看这数字,不少人可能都得揉揉眼睛,感觉这汽车市场的风向变得太快,简直有点跟不上了。
过去咱们一提到纯电车,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比亚迪就是特斯拉,好像这天下就是他俩的。
可这个月的榜单一出来,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重新洗了一次牌。
最大的看点就是,吉利汽车旗下的星愿这款车,居然一下子冲到了第一名,把比亚迪甩在了后面。
而且,像小米和华为问界这些我们以前觉得是“跨界”来造车的品牌,也稳稳地排在了前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曾经的销量冠军会下滑?
这些新上来的挑战者又凭什么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认可?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用大白话来好好聊聊这榜单背后的门道。
首先,咱们必须得说说这次最大的黑马,吉利星愿。
这个月它一口气卖了44274辆,这个成绩确实是相当惊人。
更厉害的是,这个销量数字,竟然比比亚迪的海豚和海鸥这两款热门小车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这就不是简单地超过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吉利星愿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吉利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精准”。
他们把比亚迪研究得透透的。
比亚迪不是有海鸥和海豚这两款车,一个卖六七万,一个卖十万左右,占据了大部分小型纯电车市场吗?
吉利就看准了这中间的一个空档。
很多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能会这么想:海鸥价格是真便宜,但感觉配置和空间上还是差了点意思;海豚呢,各方面都不错,但价格又稍微高了一点,超出了预算。
吉利星愿就恰好出现在了这个位置上。
它的定价正好卡在海鸥和海豚之间,但给你的东西却比它俩都多。
打个比方,同样是花差不多的钱,星愿可能给你的屏幕更大、内部空间感觉更宽敞、配置也更丰富。
这种“比你便宜的没我好,比我好的又比我贵”的打法,直接就戳中了大量犹豫不决的消费者的心。
对于老百姓来说,买车过日子,谁不图个性价比呢?
吉利星愿就是把“性价比”这三个字做到了极致,成为了海豚和海鸥最直接、也是最强大的替代者。
而且这也不是偶然的,从去年上市开始,星愿的销量就一路走高,今年二月以来,销量从两万多辆一路涨到现在的四万多辆,这说明它的产品力是真正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吉利现在似乎是找到了窍门,就是跟着行业老大比亚迪走,你出什么车,我就出一款对标的,配置比你高一点,价格比你低一点,专门来吸引那些本来想买比亚迪的客户。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新冠军的诞生,背后往往是老牌强者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
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和比亚迪。
特斯拉的Model Y这个月卖了三万多辆,排第二,单看排名还行,但它的销量和上个月比,一下子就少了将近一万四千辆,下降了超过30%。
特斯拉的问题,很多人都看在眼里,那就是车型太少了,更新换代太慢。
在中国这个市场,汽车品牌的竞争已经激烈到了什么程度?
简直就像是卖手机一样,各种新技术、新功能层出不穷。
今天这个品牌推出了智能座舱,明天那个品牌升级了自动驾驶。
而特斯拉Model Y这几年外观内饰基本没大变过,对于追求新鲜感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吸引力自然会慢慢下降。
而比亚e迪这边,这次的挑战更为严峻。
曾经的销量常青树海豚和海鸥,这个月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小的下滑,海豚下降了将近三成,海鸥也跌了超过四分之一。
这直接说明,吉利星愿的出现,实实在在地抢走了它们大量的客户。
这给比亚迪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谁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
即便你是行业第一,产品力稍微跟不上,或者对手推出了更有吸引力的产品,消费者就会用自己的钱包投票,市场份额就会被无情地夺走。
当然,比亚迪的整体实力依然非常强大,但这次的榜单变化,无疑会促使他们加快产品更新和策略调整的步伐。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两个特别有意思的品牌,小米和华为问界。
小米SU7排在第四名,月销量超过2.4万辆。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汽车行业不到一年的新品牌来说,这个成绩堪称奇迹。
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用户基础。
很多年轻人用着小米的手机、电视、手环,对小米这个品牌有着天然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当小米推出汽车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把它作为首选,这是一种品牌生态的力量。
雷军用造手机的思路来造车,注重用户体验和粉丝互动,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
而排在第六的问界M8(根据市场主流车型,应指问界M7或M9等在高端市场的成功),则代表了另一种成功模式。
问界背后站着的是华为。
老百姓买问界的车,很多时候其实是冲着“华为”这两个字去的。
华为在技术领域的口碑太硬了,尤其是它的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给用户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汽车的科技体验。
当你在车里能享受到比手机还流畅的车机系统,能在拥堵路段和高速上放心地使用智能驾驶辅助,这种实实在在的技术优势,就是它最大的卖点。
特别是在三四十万以上的高端市场,问界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这身实打实的“科技内功”。
小米和问界,一个靠品牌生态,一个靠核心技术,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里杀出了一片天。
除了这些焦点品牌,榜单上的其他车型也各有看点。
比如排在第三的五菱宏光MINI EV,依然是城市短途代步领域的“神车”,凭借着极低的价格和灵巧的车身,满足了大量特定人群的需求。
小鹏MONA M03的销量稳步上升,也帮助小鹏汽车在竞争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看,7月份的这份销量榜单告诉我们,中国的纯电动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那种一两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竞争也更加充分。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品牌之间竞争越激烈,它们就越会努力地去提升产品、降低价格、优化服务,我们最终能买到的车,也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实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