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榜单上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几乎一半的份额,仍在快速扩张;但仍有很多人看不上新能源汽车,网上吐槽新能源汽车大有人在,其中的一个核心是新能源汽车结构简单,远没有传统油车技术含量高。
甚至不少的行业专家直言:电动汽车是技术生产力的退步!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英美,内燃机还不成熟的时候,电动汽车已经上路,当时的续航里程最大也能跑三百多公里。
最大的区别还是能力获取上,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几年,电池的储能仍远低于石油;一块动力电池动辄大几百公斤,60升的油箱加满油也就四十多公斤;两者能量比查了几十倍;起码在最近的这些年没有看到跨越式的突破技术,哪怕是固态电池,商业化也很远。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也是坚持混动技术,把降低油耗做到极致。
尤其是传统车的技术工程师是看不起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简单,煤发的电更不环保,动力电池这些重金属报废后对环境污染严重。
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讲,我们已经不大可能在传统汽车方面短时间赶超日美欧,借助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已经初具成效,这一代的汽车人肩负着让中国品牌主导国内市场,并走向世界,打破这些世界传统汽车品牌巨头的垄断,哪怕是翻身之后再做调整也是可以的。大众消费里面只有房地产和汽车撑起了10万亿,地产不景气的情况下汽车更不能倒下。
抛开国家战略,对于我们个人消费者来说,需求第一。
两者的技术上我们不做判断,油车技术水平高也不一定是绝对的。每个人的用车情况不同,需求不同。
买燃油车的考量因素:
情怀:毕竟有不少人对燃油车的情感还是比较重,情怀第一,其他免谈;
年用车里程短:一年车辆的使用里程不超过8000公里,甚至更低;
充电不方便:没有家用充电桩,附近公共桩少且价格贵;
高速路况为主:高度的电耗太高,反而省不了多少钱;
不相信新能源:很多人不买新能源认为不安全,如果过不去这道坎,还是老老实实选择油车。
买新能源车辆考量因素:
追求新鲜事物,对科技、自动驾驶等尝鲜;
年用车里程长:一年一万以上;
充电方便:自由停车位、充电桩;
市区通勤为主:城市道路为主;
长期持有:目前新能源更迭过快,二手车价值低。
汽车仍是大宗消费,买车之前仍要理性思考,不能因为发布会的一些噱头、周边人的看法左右,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车本身的属性就是方便出行,享受出行,千万不能成为一个负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