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借追滨工厂切入日产汽车腹地,入股之路初现端倪

鸿海借追滨工厂切入日产汽车腹地,入股之路初现端倪

日产汽车深陷经营困境,而鸿海集团却悄悄伸出援手,一场汽车行业的"暗战"正在上演。

日产追滨工厂,这座拥有63年历史的老厂,如今只剩一款小型车在产,产能利用率低至40%,员工饭碗岌岌可危。就在这时,鸿海集团主动搭救,双方开始洽谈在追滨工厂生产电动车的事宜。

鸿海可不是简单来代工的,其背后策略耐人寻味。有产业观察家指出,这更像是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力推的BOL本地化共建模式,与日产深度绑定,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鸿海借追滨工厂切入日产汽车腹地,入股之路初现端倪-有驾

对日产来说,与鸿海合作是一举三得:甩掉沉重运营包袱,保住员工饭碗,盘活闲置资产。而对鸿海而言,借道追滨工厂,其电动车业务在日本本土获得关键生产据点。

日本对鸿海参与日产运营虽存戒心,但就业保障的承诺提供了关键突破口。鸿海在追滨工厂的深度参与,为其未来在资本层面与日产进一步结合埋下伏笔。

鸿海已证明其赋能传统制造的能力。当年夏普堺工厂在鸿海介入后,产能利用率飙升至90%,迅速扭亏为盈。追滨工厂能否复制这一成功?全球汽车业正屏息以待。

鸿海借追滨工厂切入日产汽车腹地,入股之路初现端倪-有驾

富士康的电动车开进追滨生产线那天,怕是日本汽车史的转折点。老牌车厂的面子重要,还是活路重要?日产选了后者。本田君看着隔壁机器转得欢,真的不心动?

这场合作,不仅关乎日产的生死存亡,更可能改写日系电动车格局。鸿海以制造之名悄然布局,资本入股的通道已在追滨工厂的机器轰鸣声中悄然开启。未来,日产与鸿海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