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月即将上市的八款SUV冷门配置与用车体验
一年过得真是跟开快进似的。年初还在琢磨小米那台YU7啥时候能落地,微信群里天天有人问“老图你说小米这车靠谱吗?”一转眼,这车街上都见着了。再后来深蓝S09、乐道L90也轮番刷屏,增程SUV突然就火起来了。前阵子邻居家二娃出生,说要换辆6座大点的,直接奔着新出的几款去看,“金九银十”嘛,这节奏睡个午觉都怕错过发布会。
今年第四季度,新车扎堆,有点像小时候赶集——刚想歇口气,又来一拨热闹货。我把最近关注的新SUV整理了一下,也掺杂点平时修理厂听来的事儿和群友吐槽,顺便插两句闲话。
红旗HS6其实挺有意思。我记得有次在4S店喝茶等保养,一哥们跟销售吵半天,就为那机械门把手,说“我就喜欢这个手感,不爱电子那套”。红旗现在花样多了,新出的HS6中型插混,大5座空间据说轴距接近3米,比我家老途观宽敞不少。有三个续航版本,我听师傅念叨最低油耗能做到5.1升百公里,不过工信部数儿你懂的——真跑出来差不多也行。他们家的辅助驾驶这回估计城市NOA、高速NOA都有,就是不知道20万出头价格到底带多少配置。“鸿鹄平台”名字挺唬人,但实际体验咋样,还得等试驾群里有人拿到现车才敢说准。
吉利银河星舰7倒是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朋友买宋PLUS纠结半个月。星舰7纯电版外形和插混基本一样,只是尾标区分一下。这次纯电160千瓦电机、磷酸铁锂大概率500公里以上续航,据销售私下讲可能定价12-15万左右。同系列还有三种容量插混可选,从8.5到29.8度电池组都有,对应45到155公里纯电续航,看重日常通勤的话,小容量足够。不过前阵子群里有个浙江的小伙子反映,他买银河L7后发现高配车型音响效果一般般,“没低音炮”,这回新款会不会补齐短板?值得留意。
岚图9L泰山,是不是岚图自己的库里南?反正尺寸摆在那里——超5米2长、3米1轴距,还搞六座布局。有一次修理厂聚餐,有老司机打趣:“这种旗舰型大块头,你要是不装四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高端。”9L泰山主推插混,还有双电机四驱纯电版本,据说115度三元锂大包、电动马力400千瓦级别,官方吹800V快充,不过之前他们家的充放表现一般,这次能不能解决夏天掉速问题,还真难讲。另外华为ADS Ultra方案和鸿蒙舱应该会上,多媒体系统流畅度倒不用担心。但同价位对手太强悍,要是真25万起步,看市场接受程度吧。
宝骏华境S(或者叫享境S9),五菱和华为合作造的大六座,今年春天本地一个做网约的大姐特意去展厅看了实车,说第三排坐进去腿还能伸直一点。这台5235毫米长,比某些合资MPV还阔气。据销售介绍,会搭载乾崑ADS 4、鸿蒙舱,还有传闻神炼动力什么乱七八糟的新名词,一时间朋友圈全在晒科技亮点。但维修师傅提醒一句:首批搭载复杂智能驾驶系统的新品牌车型,小毛病概率比成熟产品略高,用作家庭主力还是建议等等看反馈。而且31或41.9度的大号动力包,用惯油改气出租司机表示:“坏起来不如以前好修。”
奇瑞iCAR V27其实从谍照曝光开始就被盯上,我表弟前年入坑iCAR03后一直嚷嚷什么时候出硬派增程越野。这回终于来了,全方盒造型致敬经典,那圆灯+外挂“小书包”设计特别抓眼球。本地试驾场老板曾经调侃:“奇瑞越野底盘扎实,就是减震偏硬。”而V27轴距2910mm已经逼近中大型水准,高配预计带激光雷达,可定制插件很吸引年轻玩家。不过增程器只有105千瓦功率,不知道拉满全家+装备爬坡时候有没有底气。还有就是复古踏板容易刮泥巴,上周刚听见有人抱怨洗起来费劲……
零跑Lafa5则走极简路线,把两厢轿跑元素塞进紧凑SUV壳子里。不少年轻用户冲着隐藏式门把手和无边框门来买单,但实际上东北冬天下雪结冰的时候,有人反馈解锁偶尔卡顿;技术员解释这是结构特性导致,并非故障。此外据内部消息,高性能Ultra版会卷动力输出,同级罕见800V快充让不少南方城市白领动心,只不过实际路况下极限加速未必常用得到。“零跑卷性价比”,维修圈早成梗,但售后服务网络密集程度仍需提升,否则异地用车容易发愁。
小鹏G7增程版,其实最先是在技师交流群冒出来消息:原本G7纯电销量不及预期,所以厂家决定补上一台超级增程。今年夏天参加活动时遇到位上海用户,他对800V平台印象深刻,“430公里通勤一周不用管”,但唯一遗憾就是只申报单驱,没有四驱可选。据他描述内饰变化不算明显,中控升级更流畅,不过贯穿灯带调整后辨识度稍弱一点。目前55.8kWh左右的动力包理论上一周一充绰绰有余,本市出租司机甚至打趣“可以当油罐使”。
智己LS9属于大型六座阵营,现在新能源圈越来越多厂家盯上这个细分市场。我隔壁楼住户去年提LS6,总念叨66度大号动力包经济适用,如果LS9售价不到30万确实诱人。但他同时吐槽:智己部分冷门功能,比如方向盘加热区域覆盖范围有限,而且智能语音控制偶尔识别失灵,希望新车型优化这些细节。另外行业内传言称,该系列未来考虑推限定色彩涂装方案,以满足不同地区审美需求,到底落实与否还没确定下来。
写完这些才发现,今年第四季度新上市这些SUV各自招牌都挺鲜明,各种冷僻配置、新能源黑科技、小众玩法层出不穷。不过每次逛完展厅回来,总觉得终归还是要落脚于日常琐碎,比如钥匙丢哪儿了、副驾储物格够不够放奶瓶之类……至于那些参数谁更猛、有几个激光雷达,到最后往往变成饭桌上的谈资而已。邻居张叔总挂嘴边一句话:“咱普通人买菜接娃,上哪找那么多赛道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