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40个月70万台,这消息一炸出来,朋友圈像被谁点燃了,热闹得跟春运火车站大厅似的。有人说余承东这是开挂了,也有人翻着白眼嘟囔,华为还能不受点控制?你信不信,BBA那帮高层估计当天茶都没心情喝,股票群里一片“咋又来了”的表情包飞舞。
其实一想到问界刚出来那阵,谁还记得那会儿的嘲讽?什么“通信厂能造什么车”,网友一句话能把人笑进ICU。可现在,M5、M7、M9三兄弟,价格横在30万—50万,压根没在怕的。这不是噱头,是用户把车开上马路,才算真本事。你盯着那些个数据不服气,去4S店看看,销售小哥说订单排到明年,连加价都不保证能马上交车。鸿蒙车机、智驾系统,体验过的都说一句话——“终于不是老年机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服,技术这玩意儿,比人脉还要实在。问界的鸿蒙车机,语音控制那叫一个爽快,副驾还没说完“开空调”,系统已经把温度降了。高速路上智驾能跟车、能变道,司机都快变成甩手掌柜了。以前传统车企还在纠结“要不要搞点科技感”,现在倒好,华为已经把这玩意儿玩成了行业标配,谁还卡顿,谁就被笑话。
BBA那帮人估计现在做梦都能梦见“问界”俩字。7月销量跌得稀里哗啦,4S店提前打折,老车主群里怨气冲天。你说华为是“搅局者”?搅局搅到别人连锅都端不住。其实市场最怕的,就是你还在原地自嗨,人家已经悄悄把路铺好了。现实一点,互联网思维这几年被汽车圈学得可太快了。
再说尚界H5,那简直是还没上市就先火了一把。华为和上汽这组合,简直像两家餐馆开到一块儿,左手高科技,右手老味道。H5主打紧凑SUV,外观设计没啥废话,就是年轻人喜欢的那种,家长看了也能点头。增程版1300公里,纯电655公里,续航焦虑算个啥?最关键这ADS 4智驾,不靠高精地图也能认路,县城红绿灯都不带迷糊的。4S店电话被打爆,试驾预约比网红店还难抢位置。
说到电池,麒麟电池那是真的狠。充10分钟能跑400公里,冬天抗冻能力杠杠的。我有个同事以前每逢冬天就跟打仗似的,开着电动车发愁没地方充电。现在喝杯咖啡的功夫,电量80%到手。新能源行业这几年是吃了多少苦,才换来今天的“喝咖啡补能”?别家还在为冬天掉电抓头发,华为麒麟电池直接把痛点埋了。
这背后的故事你要真说起来,远不止一个“技术爆发”这么简单。美国那边,天天嚷着要调查,芯片封锁一波接一波,结果华为和宁德时代越干越猛。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这几年,就是在压力锅里反复炖出来的底子。芯片、智驾、座舱,能自己造就自己造,谁也不想再被人掐着脖子喘气。技术自信这词,终于成了现实,不再是PPT上的口号。
你说华为是不是无敌了?别急,市场向来没永动机。新品牌能不能一直火,友商会不会有新花样,用户的心思有时候比天气还难猜。就像比亚迪几年干掉合资燃油一样,谁知道下一个黑马会不会从哪个角落蹦出来?汽车圈的故事,永远比电视剧还难猜。
我有个朋友,原来死忠德系,天天吹自家车底盘有多厚实。前阵子试了问界M9,回来一脸复杂。问他咋样?只说一句,“以后再吹德系,心里都虚”。你看,技术更新换代,和人的观念一样,终究是现实在“补课”。
说到底,这场新能源风暴,是一群人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有人骂得越狠,销量反而越冲,网友酸得越多,市场越是啪啪打脸。想起那句老话:你可以不服,但请你先看清现实。
所以,问界的这波操作,是不是你想象中的中国制造?BBA的日子能不能再翻身?老美那边还会不会继续“破防”?留言区等你一块聊,别光看热闹,你的观点才是最有意思的彩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