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说到汽车圈,风云变幻啥都跟坐过山车似的,前一秒还是“全村希望”,后一秒直接掉队变成“路人甲”,要说谁最近心情最能赶上过山车速度,那问界M7算是典型了吧。
去年你还在朋友圈随便晒,亲戚朋友都隔三差五地问你:“你那M7开着咋样?”一副被选中的气质,气场两米八,但一转眼,风起云涌,七月一算账,销量就只剩下那么点点,冷清到展厅里小哥都快开始跟车玩你追我赶了。
诶你说,这车是不是要“凉”了?
其实事儿没这么简单。
咱先来抽丝剥茧,这M7怎么从“顶流”一下掉到“群演角儿”。
去年冲业绩的时候,那优惠券真能卷出花来,谁家都能揣一沓回去,甚至坊间传言有人一次团购仨,为啥?美其名曰抢限量,不过到底是贪便宜还是跟风,大家心里其实都有点明白。
可等到春节一过,买得起的都买了,该犒劳自己的都犒劳过了,展厅就剩销售和空气比谁眼神儿柔了,场面比双十一囤的面膜过季还要尴尬。
节奏乱了套。
偏偏这时候,M8冷不丁一脚门槛进来,不仅长着M7的脸,核心芯片还升级,价格你猜?就贵那么两万,你要是消费者,是不是感觉自己像在斗地主,刚刚出了对3,后脚家伙给你来一对A,还更便宜点。
“这波操作太狠了”,有些人说,买M8简直像点了升级套餐——同一个车标,性能还更全面,谁还买M7,不是真爱都扛不住啊!
于是M7就那样突兀地成为“前任”,连分手仪式都没来得及安排。
说到底,是老了点还是被替代了点?怕不是只剩一张青春照还能拿出来晒。
不过华为这也不傻啊。
新款M7,直接来了个全方位的大变身,设计上几乎认不出来父辈祖辈是谁了,前脸换上鸿蒙智行那套家族式双格栅,狭窄条幅倒梯形格栅配合灯组,活脱脱缩小版M9,一上路就自带“我是华为”字样。
你要真把新M7与原来那“没睡醒”的小嘴脸放一起,感觉像是一个刚熬夜写完PPT的996青年,假期后突然换了新发型,颜值这块,硬生生把“打一套粉底”变成“重塑血统”。
侧面更拉风了,轮廓修长不说,镀铬饰条和裙边加持,内凹型面让整体线条有了层次感,腰线一出、20英寸大轮圈一装,满大街都带点“速滑运动员”的风,谁还记得旧款的存在感?
车身一拉到底,长度直接飙到5100mm,轴距也干到3050mm,比原版多出230mm,你要是空间控,恐怕瞬间心动,至少“坐着腿伸不直”的烦恼可以说拜拜了。
设计这一换,问界这牌儿一下从“亲戚家的表弟”混上“品牌亲儿子”,路人都不费劲儿地认出其身份,那感觉,明显是华为要让M7站队“家族正脸”,以后展厅再也不会出现“你这是智界、问界还是M9啊”的尬聊场面。
说俗了,换脸就是为了不再被路人说“记不住”。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别管用十万、二十万还是三十万去买,到底八块腹肌还是小鲜肉脸,讲究的都是颜值先行。
深蓝玩溜背斜线,理想L7靠“方盒子”,问界M7曾经那“无记忆”脸,哎,现在总算可以扬眉吐气地说:我也有风格了!
但买车光看脸不行,配置才是硬道理吧。
新款M7这块也挺猛,增程版上来就是53度大电池,纯电跑三百公里不是梦,综合续航上千公里,你要假期想到郊区透口气,基本不用担心电量焦虑。
更狠的是纯电版三电机四驱,搭配192线激光雷达,底盘规格那水平,瞅起来一点不比家里的M8差。
同级市场放眼一看,问界这波“堆料”真有点儿玩命。
不过,配置拉满是不是就能夺回销量?
未必。
销售得看的是“气质”和“定位”。
我有朋友去年买的,增程M7,满眼都是空间和续航,半年之后他跟我聊天,说最大短板不是啥参数,而是外在,看起来不像30万的高级货,心理落差就像点了高端外卖,打开却是重炒土豆丝。
这一次华为明显就是锁定“气质”做了提升。
除了外观内饰,底盘也不是闹着玩,全新平台同源M8,前悬大概率直接升级双叉臂,后悬用全铝合金,配CDC可变阻尼减震,路面检测调整阻尼,舒适度、驾驶质感估计都能往上飙一截。
动力这次也分纯电和增程两路跑,纯电续航超700公里,四驱系统可选,增程继续用1.5T,电池提升至53kWh,支持4C快充,电动焦虑这茬,基本能掀开一页。
这些参数咋样?
和理想L7、小米SU7 Pro甚至自家M9对着杠,属实不虚。
不过话说回来,问界M7目前失宠,是谁家的原因?
有点像“造型不够豪华+定位模糊”,咱们不是说这车没料,是市场太卷,咱们都懂“中国大厂出新款,隔壁得跟着上升级”,大家拿着小本本比着看,谁动心就买谁。
比如隔壁理想L7,去年风头全被L8盖住,后来凭一把“皇后座椅”,营销到位,销量又呼呼往上涨,人家活生生靠标签找回了存在感。
现在的用户,尤其是年轻人,买车那真不是单纯上下班跑腿那么简单,微博小红书一刷,全是“露营”、“自驾”、“周末逃离都市”,不是能装下行李箱,就是后备厢塞得下充气床垫,直接把车当露天客厅玩了。
问界M7想杀回来,不是单靠一波配置就能搞定,要么破圈,要么重新打出新标签。
要不后排改成麻将座椅?要不出露营版定制?市场这茬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
对比一下小米SU7,前阵子销量冲到七千多,问界靠M8扛大旗,逼近万台,但你要看M7,已经不再是绝对核心,压力这块,非常真实。
新M7起售价如果守住24.98万,性价比还挺能打,和理想、小米、蔚来比能够继续“卷”,但也难免要迎战新晋竞品,比如理想L6、蔚来ES7,这“围猎”场面可不轻松。
现在新能源车怎么赢?
不是一边堆堆料一边降点价,得是品牌、智能化、口碑,三板斧,哪一头都不能掉链子。
问界这波“回炉重造”,诚意还是有的,还得看上市以后的实际表现,真金白银才是最后的定论。
主流市场对新M7的期待,是不是能走出以往的“家庭奶爸”形象,成为真正的潮流SUV?
一句话:只靠产品力,已很难在卷死对手的市场里笑到最后。
新M7能否把销量“拉回来”?这还真不好盲猜,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产品的使用感,还有市场大的宣传策略,缺一不可。
咱也是等着,看9月新车一出来,消费市场到底能不能“真香”。
说白了,车圈变化就像云朵,三天一变,五天一翻,你下决定前得多留意、多思量,参数是参数,实际生活才是底线。
有时候,选择一台车不是它怎么优越,而是生活哪点需要被照应到。
新M7这波,有诚意吗?看起来确实还不错,不管车企怎么整形,也得看大众买单不买单。
你觉得问界M7这次能绝地反击吗?
有没有哪一个点,是最吸引你的?
欢迎朋友们一起讨论,留言你对新M7的看法,说不定下一个“翻红”案例,就在你的观点里等着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