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电池标注闹乌龙 官方回应印制失误 车管所直呼罕见
最近,问界M8的车主们有点懵:明明花高价买了宣称搭载三元锂电池的顶配车型,结果车辆合格证上写的却是磷酸铁锂电池。这场“电池罗生门”迅速冲上热搜,官方紧急回应称是“印制错误”,但消费者心里的问号却越来越大——新势力造车的品控到底靠不靠谱?
一、车主集体炸锅:说好的三元锂怎么变铁锂了?
事情起源于鸿蒙智行App上的用户反馈。多位车主发现,售价35.98万起的问界M8 Max+和Ultra版车型,合格证上赫然标注着“磷酸铁锂电池”,而官网和宣传资料里明确写着“三元锂电池”。这可不是小事——三元锂电池成本比磷酸铁锂贵30%左右,能量密度更高,冬天续航更稳,堪称高端车型的“灵魂”。
有车主直接晒出合格证照片:“买车时说好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现在合格证上变成磷酸铁锂,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怀疑车企偷换配置,有人担心影响二手车保值,甚至有人调侃:“难不成电池也能OTA升级?”
二、官方紧急灭火:连夜启动“换证行动”
面对舆论压力,问界反应还算迅速。48小时内,官方在App上承认“合格证电池类型栏印制错误”,强调实车搭载的确实是三元锂电池,并启动免费更换合格证程序。客服更是放出狠话:“车主可自行查验电池包铭牌,假一赔三!”
车管所工作人员的表态却让事件更显蹊跷:“从业十年没见过合格证印错的,我们连换证流程都没有”。这话听着像安慰,实则暗藏玄机——合格证相当于汽车的“身份证”,连这种核心信息都能搞错,流水线上的品控得松散到什么程度?
三、低级错误背后的行业隐忧
这场乌龙暴露的问题,远不止“印刷失误”这么简单。
新势力的“速度病”问界M8上市72小时订单破4.4万台,交付压力下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就像快餐店高峰期容易出餐失误,车企产能拉满时,品控环节最容易掉链子。
信任危机的蝴蝶效应有车主直言:“今天敢印错电池类型,明天就敢偷换芯片型号”。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某新势力曾因偷偷更换电机供应商引发集体维权,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监管流程的灰色地带车管所坦言没有换证流程,意味着已上牌车辆的合格证错误可能永久存档。这就像毕业证上专业名称印错,即便事后补发,原始档案里的错误记录仍可能影响未来交易。
四、消费者的三重焦虑
抛开官方解释,用户真正焦虑的是这三个问题:
我的车到底用的什么电池? 虽然官方建议查看电池铭牌,但普通车主连引擎盖都不会开,更别说在复杂的机舱里找小标签。
错误合格证会不会影响卖车? 二手车商可不会听你解释“印刷错误”,他们只看白纸黑字的文件。
车企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错误? 这次是电池类型印错,下次可能是安全配置参数错误,细思极恐。
五、从“换证”到“换脑”的行业启示
这件事给所有新能源车企敲响警钟:
品控不能只靠道歉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在出厂前多设几道审核关卡。建议学习手机行业“三检两测”机制,关键信息必须经三人核验。
透明化才是解药与其让车主猜谜,不如在交付时现场展示电池铭牌,甚至开放电池包扫码验真功能,用技术手段重建信任。
重新定义“高端”内涵40万级车型的竞争早已不是堆配置,而是拼细节。就像五星级酒店不会把浴巾数量印错,高端车企更该有“零失误”的追求。
这场“电池标注乌龙”看似是个低级错误,实则撕开了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背后的品控伤疤。当行业从“拼速度”转向“拼质量”,那些能把合格证当圣旨、把用户当考官的车企,才能真正赢得这场马拉松。你说,下次买车时,你会不会多看一眼合格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