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30万级“价格屠夫”能掀翻理想问界吗?

2025年6月,小米YU7在产能严重受限下仅交付2234台,而同期理想L9销量超4800台,问界M9更是单月狂卖1.3万台。 当雷军带着代号“昆仑”的增程SUV杀入战场,这款对标理想L9、问界M9的六座“方盒子”,竟可能定价26万起! 小米的“价格屠刀”这次砍向家庭SUV腹地,但面对群狼环伺的混动市场,它真能复制SU7的辉煌?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一、从性能轿跑到“奶爸风”:小米彻底换赛道

谍照中的“昆仑”彻底颠覆了小米前两款车型的运动基因。 方正硬朗的“盒子造型”、近5.2米车长、垂直D柱设计,活脱脱一台“国产版库里南”。 车高超1.8米,第三排侧窗面积显著大于竞品,二排独立座椅支持180°旋转,后备箱塞进28寸行李箱后还能叠加婴儿车,这种“空间优先”的逻辑,与理想L9的“移动的家”理念如出一辙。

更意外的是设计妥协。 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毂被保留,但家族式“土星环”尾灯疑似取消,前脸灯组也趋于常规。 对此,供应链人士直言:“家庭用户要的不是炫技,是每一寸空间都不浪费。 ”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二、30万定价的阳谋:小米要当“价格屠夫”

理想L9起售价45万,问界M9高达47万,而“昆仑”锚定30-40万区间,甚至网传低配版杀到26万。 若成真,它将比竞品便宜10万以上,却堆出更夸张的配置: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三、增程技术暗战:小米的“拿来主义”能打吗?

“昆仑”最大争议在于增程器。 它采用东安动力方案,而非小米自研。 理想L9的增程系统已迭代四代,问界M9的油电衔接平顺性更是行业标杆,而小米作为后来者,NVH静谧性、馈电油耗等指标尚未经实测验证。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不过参数上毫不示弱:1.5T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达44.3%,比理想L9高20%;800V高压平台支持18分钟快充补能300公里,比理想L8快10分钟。 一位工程师调侃:“小米把手机行业的参数内卷带到了增程系统。 ”

四、群狼环伺:理想问界筑起“销量高墙”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2025年6月数据暴露了小米的生存压力:问界M8单月卖出2.1万辆,M9达1.3万辆;理想L7、L9均超4800辆;甚至腾势N9、领克900等二线玩家也突破3000辆。 更致命的是时间差,2026年“昆仑”上市时,将直面智己LS9(宁德时代AB电池)、极氪9X等新对手。

竞品的护城河同样坚固:问界M9搭载华为ADS 3.0智驾系统,代客泊车成功率98%;理想L9的“皇后座”和亲子交互已成用户心智标签。 小米虽有HyperOS生态,但座舱细节如第三排椅背厚度仅90mm,脚坑深度130mm,仍需实车验证舒适性。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五、产能与信任危机:小米的“生死劫”

SU7交付周期仍长达30周,YU7订单积压40-57周,6月仅交付2234台。 北京亦庄二期工厂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才达60万辆,却要支撑SU7、YU7、昆仑三款爆款车型。

用户信任更是隐形炸弹。 第三方调研显示,72%家庭用户愿多花10万选择理想/问界,理由是“新势力品控存疑”。 甚至车宽1.99米的设计,被诟病“进不了老旧商场机械车位”。 一位预定SU7后退单的奶爸直言:“小米参数无敌,但全家出行不敢赌。 ”

小米昆仑增程SUV曝光!大六座定位,能否成爆款?-有驾

结语

小米“昆仑”的野心写在脸上:用30万价格、5.2米车身、1500公里续航,撬动家庭用户的“终极刚需”。 但当参数狂欢撞上产能桎梏,当性价比遭遇品牌信任,雷军这场“虎口夺食”的赌局,筹码远比SU7时代更沉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