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官网将“智能驾驶”悄然改为“辅助驾驶”,这一调整迅速引发行业跟进。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纷纷修改宣传话术,从“脱手驾驶”变为“双手不能离方向盘”。这一变化不仅是对技术现状的客观表述,更是车企回归诚信的重要一步。
过去几年,“智能驾驶”成为车企营销的核心卖点,部分品牌甚至打出“准L3级”“零接管”等夸大宣传,导致部分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已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多起事故证明,目前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停留在辅助阶段,远未达到“自动驾驶”水平。
此次更名并非偶然。4月16日,工信部发布新规,明确要求车企禁用“自动驾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采用“组合辅助驾驶”等规范术语。政策推动下,行业开始正视技术边界,避免误导消费者。毕竟,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主体仍是驾驶员,而非车企。
在大多数车企调整宣传策略的同时,仍有部分品牌坚持高调推广“智能驾驶”。例如,鸿蒙智行问界门店仍在强调华为ADS系统的强大能力,如自动识别红绿灯、自主变道等,并承诺未来可通过OTA升级至L3级。虽然华为技术实力领先,但在法规尚未明确落地前,过度宣传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小米此次主动调整措辞,展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的负责态度。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而车企的诚信不应滞后。只有实事求是地宣传,才能让消费者正确理解技术边界,避免因误解而引发事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