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锂生产国。图为从盐湖里提取锂的蒸发池。
虽然对电动汽车生产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如钴、锂和石墨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其价格却在持续下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显示,上述原材料的主要生产国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刚果已经大幅提升了产量。2021年至2022年之间,锂的价格曾一度暴涨八倍,但2023年以来其价格已回落超过80%。与此同时,石墨、钴和镍的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市场供应的显著增长主要归功于三个国家:刚果提高了钴的产量,印度尼西亚提供了更多的镍,而中国则增加了石墨和稀土的产量。而上述三国在全球原材料开采领域的主导地位也由此得到进一步巩固。
国际能源署表示:“上述三大输出国在关键能源矿产领域的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73%上升至2024年的77%。”不过,阿根廷和津巴布韦等国也正在成为新兴的锂生产国。
位于德国Emden的大众纯电车生产线
脆弱的供应链
国际能源署的专家警告称,在一旦发生危机的情况下,部分原材料市场的高度集中将可能对全球买家造成严重冲击,其中以欧洲买家的处境最为糟糕。潜在的危机场景包括极端天气事件、技术故障或贸易壁垒等。 IEA模拟的一个2035年场景显示:如果某一种稀土或电池用金属的主要供应国中断供货,全球将有平均一半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情况下,对工业界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并会导致本地电动汽车电池价格剧烈上涨。
目前,中国不仅在多种矿产的开采和加工方面扮演着主导角色,而且在回收利用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自2020年以来,全球电池回收增长中的三分之二是由中国完成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