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路上跑了760公里,老王的增程车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等了167分钟油耗飙到11.8L,旁边插混车主加满油开走只用了9分钟

《春节返乡路上跑了760公里,老王的增程车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等了167分钟油耗飙到11.8L,旁边插混车主加满油开走只用了9分钟,这一趟多花的油钱够交两个月停车费》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排着十九辆车。老王看了眼仪表盘,剩余电量8%,预估续航23公里。前面那辆白色SUV已经充了四十多分钟,还显示未完成。他算了算,照这个速度,轮到自己至少还得两个半小时。

旁边加油站那边,一辆插混车开进去,加满油,刷卡,九分钟就走了。老王盯着那车尾灯消失在高速路口,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最后实在等不了,咬咬牙,亏电状态直接上路。那天的油耗,定格在11.8L。

这是去年腊月二十八的事。

发动机转速,藏着能看见的差别

开了一年增程车,老王渐渐摸出点门道。这车在市区挺好,插上电,第二天满电出门,一个星期不用加油。可一上高速,发动机就得保持在三千转以上给电池充电,嗡嗡的声音一直在耳边。

插混车不太一样。有次搭朋友的车跑了趟天津,全程一百二十的速度,发动机转速始终在两千出头晃悠。人家说,高速上发动机直接带轮子,不用先发电再驱动,中间少转一道弯,油自然就省下来了。

春节返乡路上跑了760公里,老王的增程车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等了167分钟油耗飙到11.8L,旁边插混车主加满油开走只用了9分钟-有驾

这个原理其实不复杂。就像你从A地到B地,一条路直接走过去,另一条路得先绕到C地再折返,哪个更省力不言而喻。

低温环境,是另一个考场

去年十二月,老王公司有个同事去了趟黑龙江出差。回来说他那辆增程车在漠河,早上启动的时候电池几乎不工作,纯靠发动机硬撑。原本能跑两百公里的电,零下二十度只能跑一百三十公里左右。

电池怕冷,这是没办法的事。锂电池的化学反应,温度低了就变慢。增程车因为发动机主要用来发电,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那边,总要慢半拍。

插混车在这方面似乎好一些。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废热可以直接给电池保温,整个系统的温度管理更直接。东北那边开插混的,冬天续航大概能保持个七成多,比增程车要稳一点。

二手车市场的冷暖

前两个月,老王动了换车的念头。去二手车市场转了转,问了几家收车的,报价都不太理想。车开了两年,原价三十多万,现在只能卖十七万出头,连六成都不到。

春节返乡路上跑了760公里,老王的增程车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等了167分钟油耗飙到11.8L,旁边插混车主加满油开走只用了9分钟-有驾

收车的师傅也不瞒着,直说增程车的二手市场不太好做。主要是电池衰减的问题,买家都有顾虑。而且这两年技术更新快,新款车的配置一出来,旧款立马就显得过时了。

插混车的行情相对好一点。同样两年车龄,能卖到原价的六成五左右。技术架构相对成熟,电池的使用强度也没那么大,买二手车的人接受度高一些。

保养账单,细水长流

增程车的保养倒是便宜。发动机结构简单,主要就是换换机油机滤,一次五百块左右就能搞定。可电池这块,始终是个隐患。

老王查过资料,电池一般用个八年左右,容量会衰减到百分之八十以下。到时候要是换,大概得准备十万块。这笔钱摊到每年,也有一万多。

插混车的保养费用高一些,发动机和电机都得维护,一次保养八百到一千二。但架不住人家电池质保时间长,有些品牌直接承诺终身质保。长远算下来,这笔账不一定吃亏。

场景决定选择

说到底,车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春节返乡路上跑了760公里,老王的增程车在服务区排队充电等了167分钟油耗飙到11.8L,旁边插混车主加满油开走只用了9分钟-有驾

家住市区,小区有充电桩,每天也就上下班代步,增程车挺合适。电够用的时候,体验跟纯电差不多,安静平顺。

可要是经常出远门,或者没有固定充电条件,插混车会省心不少。高速上不用担心充电桩排队,加油站到处都是,十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还有就是所在的城市。北方冬天冷,插混车的优势明显一些。南方温度适宜,增程车的短板不那么突出。

老王现在还没下定决心换车。毕竟车开着也还行,就是高速长途的时候会想起那次排队的经历。他说,等这辆车再开两年,到时候看看市场上有什么新选择,再做打算。

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得跟着自己的用车场景走。试驾的时候,高速、市区、山路,能跑的路况都跑跑,感受一下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

车要开好多年,选一辆用着顺手的,比什么都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