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骑着挂有黄牌的电瓶车,已经驰骋了大约两千公里的路程。
就在一周之前,我分享了初次驾驶的体验。而现在,四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我累计的行驶里程已近两千公里。此刻,我想与大家深入分享这段时间的驾驶感受,希望能让各位更全面地了解这款车。
首先,让我们聊聊它的续航能力。在日常行驶过程中,我通常保持高速行驶,很少减速。令人欣喜的是,仪表盘显示的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高度吻合,误差仅在十几公里之内。基于我的实际体验,我认为它的续航里程完全能够达到60公里。
相较于初次体验,我为电瓶车增加了一个尾箱,主要是为了存放我的全盔。尽管全盔体积庞大,但我发现通过斜放的方式,它能够顺利地被放入尾箱中。虽然每天我都会取出和放入头盔,不可避免地,头盔还是出现了一些磨损。
这个尾箱的容量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竟然能够容纳下一个全盔,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惊喜。最初,我本以为尾箱无法装下这么大的头盔,但尝试斜放后,竟然轻松成功了。虽然频繁地取用头盔,但它的磨损仍让我心疼。
在驾驶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前刹车异响的问题。大约在行驶了三百公里后,每次当我捏下前刹车时,都会听到不规律的异响。虽然有时再次捏刹车时异响会消失,但我还是在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这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让我放心了不少。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有螺丝松动脱落了。在行驶过程中,我听到了车尾部分发出的异常响声和闪烁的灯光,检查后才发现是螺丝的问题。更令我困惑的是,尾箱内的另一个螺丝也脱落了,而我行驶的路线并不颠簸。
关于这款车的速度,我并不是特别满意。它的最高时速只能达到55-56公里/小时,而在公路上,虽然限速是60公里/小时,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会开得更快。在某些情况下,当我需要超车或迅速摆脱困境时,我会觉得它的动力稍显不足。
然而,说到这款车的优点,省心省力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与125级别的踏板车相比,它的使用成本明显更低。我在家里就能进行充电,每度电的价格仅为五毛钱。按照我每个月行驶大约400公里、使用6度电来计算,每月的费用仅需三元左右,可见其使用成本之低。
电动车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无需像摩托车那样进行频繁的保养,而且运行起来几乎没有噪音,不会像摩托车那样扰民。我一直不太喜欢摩托车的噪音和排气声,所以电动车的静谧性和无震动感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加分项。
我相信很多曾经骑过踏板车或单缸摩托车的人都能深刻体会到我的感受。以前我骑过一辆申士310T,在国道上以80-90公里的时速行驶了一个小时后,下车时整个人都因为震动而麻木了。那种手和脚都还在发麻的感觉真的让人非常难受,所以现在这种无震动的感觉简直太棒了。
我选择上黄牌主要是考虑到安徽地区牌照管理的相对宽松性。白牌作为过渡期的产物,预计在2025年后将被淘汰,届时白牌车辆将禁止上路。为了避免未来的麻烦,我决定一步到位选择黄牌。此外,上黄牌还能为我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由于白牌的保险保障相对有限,很多人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车辆有保险。而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上黄牌的车可以依靠交强险和商业险来为自己提供保障。在不幸撞人的情况下,有保险作为后盾无疑会让人更加安心,因为交通事故有时真的可能让人倾家荡产。
拥有黄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合法地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虽然有时我会被交警拦下,要求我转到非机动车道行驶,但每当我向他们解释这是一辆电动车且挂有黄牌时,他们通常都会理解。甚至有些交警会惊讶地询问我的牌照是否真实,大概是因为他们很少看到电动车上黄牌吧。
每当我在本地骑着这辆挂有黄牌的电动车时,总能吸引不少关注的目光。有一次我看到一群9号的车友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他们纷纷围上来询问我是如何成功上到黄牌的。
以上就是我行驶了两千公里后的真实感受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