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电池”:吉利神盾金砖,为智能新能源立下“安全锚点”

在新能源汽车从小众走向主流的进程中,技术演进的重心早已悄然转移——从“能跑多远”到“充得多快”、再到“安不安全”。如果说续航是用户购买的“门票”,那电池安全就是他们是否安心用车的“底气”。在这场深水区的较量中,吉利以“神盾金砖电池”率先破局:不是简单的硬件升级,而是一套融合材料、架构、智能与生态的系统化创新方案。

不止于“电池”:吉利神盾金砖,为智能新能源立下“安全锚点”-有驾

“安全”不是概念,是写进基因的设计原则

一块电池的极限,取决于最危险的时刻。神盾金砖电池从源头就围绕“主动安全”构建整套体系。其核心材料“晶盾复合正极”,通过离子掺杂构筑稳定结构层,使得热失控触发点从传统电池的200℃提升到惊人的350℃以上。换句话说,在大多数电池已经“起火”的时候,神盾还纹丝不动。

不仅如此,吉利还采用石墨烯包裹的硅碳负极,不仅能量密度高达215Wh/kg,更兼顾了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与低衰减(低于15%)。性能与稳定性的平衡,就像硬核骑士穿上轻盈盔甲,在速度与守护之间达成罕见的统一。

十层防护,从电芯到整车都“自带盔甲”

神盾的命名并不虚设。其电池结构设计融入仿生学理念,蜂巢式堆叠不仅提升模组紧凑性,还通过压缩间隙提升单位体积能量密度12%,为整车提供更轻、更稳、更安全的“心脏”。

同时,整套系统配置了十层立体防线:从定向泄压阀、电芯隔膜、模组熔断器,到BMS“火眼金睛”算法,再到整车SEA架构的田字型加强梁,层层设防,步步为营。即使出现极端工况,系统也能在30秒内完成热释放,并将影响控制在局部单体,避免“连坐”效应。

不止于“电池”:吉利神盾金砖,为智能新能源立下“安全锚点”-有驾

更重要的是,吉利通过BMS系统实现了超过200项参数的实时监测,精准率达99.99%,真正实现“提前预判,秒级响应”。

冰天雪地,也能轻松“热身出发”

神盾金砖电池的另一大杀器,是其双模温控系统。通过“相变材料+液冷”复合控温,再配合脉冲加热技术,即便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下,也能在10分钟内将电池核心温度提升至理想状态,保障放电效率和稳定性。

在漠河的实测中,搭载该电池的车辆冬季续航达成率高达82%,而普通电池车型仅有五成左右。这种“冬天不掉电”的能力,不只是对用户体验的升级,更是对电池系统极限能力的一次正面回应。

超充联盟:不止快,更是全域智能

安全守住了“底线”,效率决定了“上限”。神盾金砖电池的补能速度同样惊人:搭配800V平台,峰值充电功率突破500kW,5分钟充电续航280公里,彻底终结“充电焦虑”。

而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吉利围绕该电池打造的“神盾超充联盟”。联合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头部平台,布局超过5000座高压快充站点,结合吉利自研的智能寻桩系统,实现“秒级匹配、实时排队、桩车联动”,让用户真正做到“走到哪,电跟到哪”。

不止于“电池”:吉利神盾金砖,为智能新能源立下“安全锚点”-有驾

商业模式创新:电池不再是负担,而是资产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无压力享受高性能电池,吉利还同步推出“车电分离”计划。用户可选择只购整车、租用电池,购车门槛直降8万元;电池费用按里程或时间计费,既降低了首次投入,又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

同时,吉利还在探索“电池银行”业务模式,通过二次回收与梯级利用构建电池生态闭环。神盾电池不再是一次性产品,而是价值不断流动的“绿色资产”。

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安全与技术的双重突破,也让神盾金砖电池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认可。它不仅是首个通过UL9540A零热扩散测试的国产电池系统,更推动了动力电池安全等级评估标准纳入ISO国际标准草案,标志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从“跟跑者”正式转身为“领跑者”。

展望未来:下一代神盾已在路上

吉利已经规划到2027年推出继承神盾安全架构的固态电池系统,目标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同时提升充电速率和温控智能化。未来的神盾不仅是“安全之盾”,更是“能效之巅”。

此外,通过V2G技术,车辆还将实现“充电反哺电网”,成为移动的储能节点,为用户带来收益,为电网提供弹性,真正实现绿色出行与能源可持续的“双赢”。

结语:金砖不止硬,更懂保护你

在这个新能源行业拼速度、卷成本、追智能的时代,吉利用神盾金砖电池为整个行业敲响了“安全优先”的警钟。它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而是一整套从底层材料到顶层设计、从个人体验到产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正如其名,它既是“金砖”,更是“护盾”——让每一位新能源用户,都可以放心启程、无惧前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