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迷朋友快扶稳方向盘!本田这回带着纯电大招杀回来了!就在昨天上海车展现场,我亲眼见证本田烨GT掀开红布的那一刻,整个人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这哪是电动车啊,分明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未来战车!作为开坏过三台思域的老司机,摸着良心说这次本田的电动化转型绝对要封神!
记得十年前第一次摸八代雅阁方向盘时,那VTEC发动机的咆哮声让人热血沸腾。如今站在烨GT的电子后视镜前,恍惚间仿佛看见本田工程师把半个世纪的造车功力全灌进了这台电动猛兽里。前脸那个会呼吸的H标简直绝了,白天看是水晶质感的立体浮雕,夜里亮起来直接变身星际战舰的导航灯。最要命的是两侧的Y字形大灯,活脱脱钢铁侠的激光眼,我盯着看了五分钟才发现灯罩里藏着密密麻麻的菱形纹路,这做工比特斯拉的极简风带感多了!
绕到侧面差点惊掉下巴,这溜背线条比帕拉梅拉还嚣张!黑化的ABCD柱把车顶浮在空中,2930mm的变态轴距让四个车轮拼命往四角伸展,后门长度快赶上D级豪车了。伸手一摸无框车门的玻璃,冰凉触感配上电吸门的"咔嗒"声,这高级感比某些百万豪车还上头。偷偷告诉你们个细节,前翼子板那块黑色区域居然是个触控屏,手指划拉两下就能显示剩余电量,比掏手机查APP帅了十八条街!
拉开车门那刻,我职业病瞬间发作——这确定不是红牛车队的F1座舱?方向盘上的红色回正标记、桶形座椅的侧翼支撑、还有中控台上密密麻麻的驾驶模式按钮,直接把我的驾驶欲望勾到嗓子眼。坐下才发现玄机,看似战斗的座舱里藏着十二向电动调节,腰托腿托都能单独调节,身高190的壮汉也能找到葛优瘫的姿势。最骚的是仪表盘玩起了裸眼3D,导航箭头像是悬浮在风挡玻璃上,这黑科技我在奔驰EQS上都没见过!
副驾前方那块华为光场屏才是真·王炸。打开影院模式,72英寸的巨幕直接浮现在眼前,画质清晰得能看见演员的睫毛抖动。更绝的是这个屏幕能根据车速自动调节亮度,完全不用担心晃眼。后排哥们非要试驾语音助手,一句"打开战斗模式",车内瞬间响起V12发动机的咆哮声,空调出风口呼呼往外吹凉风,座椅两侧的支撑翼突然收紧,这沉浸式体验直接把燃油党整破防了!
溜到后备箱发现新大陆,这掀背尾门开口大得能塞进整套高尔夫球杆。底板掀开还有暗格,原厂自带应急充电线和补胎工具。最贴心的是两侧设计了可拆卸的储物网兜,跑山时矿泉水瓶再也不会滚来滚去。充电口藏在左后翼子板里,轻轻一按就自动弹开,这阻尼感比我家的指纹锁还顺滑。
动力方面绝对是重头戏!后驱版电机功率直接飙到300kW,官标零百4.9秒明显是谦虚了——工程车实测轻松跑进4.5秒大关。四驱版更残暴,前后双电机合计476马力,深踩电门那刻推背感像被人猛踹一脚,三秒破百不费劲!关键是这个加速来得特别线性,不像某些新势力车型那样突兀,出地库爬坡时动力释放比CVT变速箱还丝滑。
偷偷试了下赛道模式,方向盘瞬间重了三倍,空气悬架直接降到最低趴。过高速弯时四驱系统疯狂分配扭矩,245mm的胎宽死死咬住地面,这操控精度让我想起当年开Type-R攻山的快感。最意外的是续航表现,顶着限速跑完两圈上赛,表显电耗居然才18.3kWh/100km,看来本田把地球梦的省油绝活移植到电驱系统了!
智能驾驶这回终于跟上大部队,Honda SENSING 360系统在陆家嘴晚高峰稳如老狗。最惊喜的是自动泊车会模仿老司机的揉库动作,侧方停车一把轮搞定毫不墨迹。语音助手居然能听懂"左转第二个煎饼摊"这种神仙指令,看来本田这次的本土化确实下了血本!
现在说说你们最关心的价格。据展台小姐姐透露,烨GT预售价比Model Y便宜5万左右,却多出电子后视镜、光场屏、碳纤维套件三大杀器。更狠的是电池终身质保+免费充电桩安装,这波福利直接把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现场盲订还能抽红牛车队联名头盔,我前面大哥直接订了三台说要组个婚车队!
逛展时发现个宝藏彩蛋——东风本田S7和广汽本田P7这对姊妹车竟然玩起了变形金刚!S7走硬派越野路线,底盘升高配上AT轮胎;P7则是低趴旅行版,车顶行李架自带电动帐篷。两台车共用烨GT的底盘,换壳玩法比手机壳花样还多。最绝的是三车充电口位置完全一致,共享充电桩时不用来回挪车,这细节设计我给满分!
要说全场最燃时刻,还得是红牛RB21赛车登场!本田动力单元特有的尖锐声浪瞬间引爆全场,维斯塔潘的冠军座驾近在咫尺。展台小哥说方向盘上的握痕都是真实比赛留下的,摸上去还能感受到刹车时的温度残留。隔壁模拟器区排起长龙,我抢到机会跑了圈上海赛道,本田引擎的出力特性在游戏里都精准还原,出弯时油门给猛了照样甩尾!
给准备冲车展的铁子们划重点:8号馆本田展台要赶早去,上午十点有烨GT设计师见面会;穿浅色衣服更好出片,展车的镭射车漆在闪光灯下会变色;记得带充电宝,光场屏体验区要扫码排队;出口处的扭蛋机别错过,百分百中奖率连扭三次血赚!
看着展台上烨GT的流线型车身,突然有点恍惚。那个靠VTEC封神的燃油王者,如今在电动时代照样能把新势力打得找不着北。或许内燃机的轰鸣终将远去,但刻在本田骨子里的运动基因,正在高压电驱系统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次车展最让我感动的是,本田没有跟风堆冰箱彩电,而是把五十年的驾控经验融进了每个底盘衬套里。这种执拗的工程师精神,或许才是车迷们死心塌地的真正原因。
走出展馆时,天空飘起细雨。回头望见烨GT的尾灯在雨幕中划出光轨,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那台冒着蓝烟的CG125摩托车。从单缸引擎到双电机四驱,从机械仪表到裸眼3D,变的只是动力形式,不变的是对极致驾趣的追求。这台电动猛兽或许就是本田交给新时代的完美答卷——内燃机时代的荣光,终将在电动机的嗡鸣中续写传奇。这个周末,你准备好去试驾这台电动性能怪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