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焦虑!电车续航“缩水”真相,老司机教你破局

今日重大爆料!

车圈那点事儿,咱用车社今天必须得掰扯掰扯!

你们懂的,最近网上那叫一个热闹,一条关于“新能源车低温续航焦虑”的讨论,简直是把大家心底那点儿小疙瘩又给挠得痒痒。

什么“充电慢如蜗牛”、“续航打对折”、“暖风一开,电量‘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些段子听得咱是又好气又好笑。

说白了,这事儿吧,也不能全怪新能源车。

你想啊,这大冬天的,谁不哆嗦?

车也一样啊!

不过,咱今天不光要说说,更得说说这背后的门道,以及咱作为老司机,到底该怎么破局!

冬季焦虑!电车续航“缩水”真相,老司机教你破局-有驾

冰封千里,续航“缩水”的真相到底有多“冷”?

大家伙儿肯定都经历过,一到冬天,手机电池是不是掉得比平时快?

没错,新能源车的电池也是这个道理。

这背后,其实是物理学在“搞事情”。

低温会影响电池的内部化学反应速率。

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本质上是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的过程。

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会下降,锂离子的迁移速度变慢,这就好比你给它“上刑”,能不慢吗?

充电慢,放电自然也受影响。

再者,电池在低温下内阻会增大。

内阻就像是电池内部的“阻力”,温度越低,这个阻力就越大。

这部分能量损耗在内部,就会转化为热量,一方面让电池“自发热”,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输出给车辆的可用能量就少了。

所以,你看到的续航里程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内耗”惹的祸。

咱再说说那“暖风一开,电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段子。

这可不是段子,是现实!

汽车的空调系统,尤其是电车,它不像油车那样可以“免费”地利用发动机余热。

电车的暖风,基本都是靠电加热,这可是个“耗电大户”!

你想想,一个大功率的电加热器,在零下几度的环境里努力工作,给整个车厢升温,这得消耗多少能量?

这部分能量,自然也要从电池里抠出来,所以续航里程的“跳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冬季焦虑!电车续航“缩水”真相,老司机教你破局-有驾

我记得有一次,我开着一辆新势力的小鲜肉去东北,那叫一个冷啊!

早上出门,看着表显续航还是五百多公里,信心满满。

结果,开了没多久,暖风开到最大,座椅加热也安排上,那续航里程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刷刷往下掉!

当时我就在想,这哪是开车,这是在“烧钱”啊!

不过,话说回来,车子本身还是挺给力的,虽然续航缩水,但在动力响应、底盘稳定性上,硬是没让我挑出毛病来。

车企的“小算盘”与用户的“大委屈”

说到这里,大家伙儿肯定要问了,车企就没点办法吗?

难道就任由这续航“缩水”下去?

其实,很多车企都在努力。

比如,咱现在看到的很多新能源车,都配备了“热管理系统”。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电池“保温”、“加热”,让它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一个相对理想的工作温度。

有些高端车型,甚至还有给电池包预热的功能,你上车前,它已经把电池“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了。

但是,问题就出在“保温”和“加热”这块儿。

这玩意儿,说白了也是要消耗能量的!

你给电池“保暖”,消耗的是电;你给车厢“供暖”,同样消耗的是电。

这就像你冬天在家,开暖气,电费是不是蹭蹭往上涨?

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时候,车企在宣传续航里程的时候,通常是在一个相对理想的温度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比如,20多度的常温。

一旦到了零下,这个官方数据,就只能是“参考”了。

这就像你买衣服,模特穿得美美的,你穿上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

而且,有些车企在电池技术上,也确实还有进步的空间。

比如,一些电动车还在使用“三元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在低温下的表现就相对弱一些。

而像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更安全,但在低温下的能量衰减也比较明显。

所以,这电池技术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低温续航的表现。

我有个哥们儿,他买了一辆某品牌的电动车,平时开得挺顺手的。

结果冬天来了,他跟我吐槽,说这车续航“缩水”得太厉害了,本来能跑个500公里,现在跑个300公里都费劲。

他当时也是气得不行,觉得车企“欺骗”消费者。

我跟他分析了半天,他才稍微有点理解。

但是,理解归理解,心里那点儿“委屈”还是有的。

毕竟,谁花钱买车,不希望它能“实实在在”地跑呢?

破局之道:不只靠车,更靠“聪明”的你!

那么,面对这严峻的“低温续航挑战”,咱作为消费者,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吗?

当然不是!

咱老司机,哪有那么容易被“吓倒”?

合理规划行程,减少“焦虑”。

长途出行前,提前查好沿途的充电桩分布,尤其是快充桩。

现在很多导航APP都集成了充电桩信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续航能力,规划好每一段行程的充电点。

别等到电量低了才临时抱佛脚,那样只会徒增烦恼。

冬季焦虑!电车续航“缩水”真相,老司机教你破局-有驾

改变驾驶习惯,节省“每一度电”。

温柔驾驶:这绝对是省电的“王道”!

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平稳地起步和减速,能显著减少能量消耗。

想象一下,你开车就像在“抚摸”油门和刹车,而不是“踢”它。

合理利用动能回收:现在很多电动车都有动能回收功能,就像给车子“刹车”时,还能给电池“回点血”。

虽然回收的能量有限,但积少成多,也是能省下不少的。

不过,要注意,在湿滑路面,动能回收的力度过大,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这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提前规划温度:如果你的车支持远程预热,或者有预约充电功能,不妨在出发前,或者临近出发时,让车子自己“热身”一下。

这样,电池和车厢的温度都上来了,续航里程的“缩水”感就会减轻不少。

减少不必要的用电:比如,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虽然舒服,但也是耗电大户。

如果不是特别冷,可以适当降低使用强度,或者只在必要时开启。

空调温度也不要开得太高,能满足基本舒适即可。

了解你的车,做个“明白人”。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动车,在低温下的表现差异很大。

有些车在电池技术、热管理系统上做得更出色,低温续航表现会更好。

所以,在购车前,多做功课,看看真实车主的口碑和评测,尤其是在冬季的使用体验。

别光听宣传,要看实际表现。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典型的“技术宅”,对数据特别敏感。

他买车之前,把市面上主流的几款电动车,在零下十度的环境下的续航实测数据都整理了一遍,然后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做了个详细的对比。

最终,他选择了一款在低温续航方面表现相对稳定的车型。

而且,他每次出门,都会提前把车停在地下车库,这样车子就不会直接暴露在严寒之下,启动时的“冷启动”损耗就会小很多。

你说,这不叫“明白人”吗?

冬季焦虑!电车续航“缩水”真相,老司机教你破局-有驾

拥抱变革,但不回避现实

说到底,新能源车在低温下的续航问题,就像是咱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些“小瑕疵”。

就像你刚学会用智能手机,有时候也会被那些复杂的功能弄得晕头转向一样。

咱不能因为这“小瑕疵”,就全盘否定新能源车带来的环保和节能优势。

毕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技术的进步,热管理系统的优化,这些问题都会被逐步解决。

你看,现在很多新款车型,在低温续航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所以,作为消费者,咱要保持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要理解技术发展需要过程,也要对车企的努力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咱也得“长点心眼”,了解自己的车,掌握一些实用的驾驶技巧,让自己的用车体验更顺畅。

就像现在,天气虽然冷,但能开着电动车,少排放点尾气,心里还是挺舒坦的。

就怕那种,冬天一到,车子就变成“摆设”,那才叫真让人“心凉”!

这事儿,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你平时冬天开电动车,都有啥“省电妙招”?

或者,有没有遇到过啥特别“抓心挠肝”的续航问题?

不妨在评论区聊聊,让咱用车社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集思广益”,把这新能源车开得更明白,更舒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