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赞助活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适合做家庭用车!

在一档节目中,知名影视明星董璇乘坐一辆电动汽车,乘车过程中出现晕车现象,董璇乘车时出现晕车现象,这下子电车企业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暴露了电车的弊病,那就是不适合做家庭用车。
电车赞助活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适合做家庭用车!-有驾
导致这种问题,就在于电车的超强加速性能、电车的能量回收等技术,会让电车在行车过程中不断过快地加减速,让乘客不适应,尤其是女性、老人和小孩更容易因此而出现晕车现象。
这样的问题早有业内人士提醒,不过由于得不到重视,因此电车行业一直故意忽视,而这次赞助活动却直观地将这一问题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机的特性让它拥有了远超燃油发动机的爆发力,基本上起步时车主踩下加速踏板电机就能爆发出最强动力,因此即使是最便宜的电车也拥有很强的加速性能,一些10万左右的电车都拥有媲美百万跑车的加速性能。
相比之下,燃油车零百公里加速则要弱很多,因为燃油发动机动力不是一下子就爆发出来,而是逐渐增强的,它无法如电机那样在起步时就能提供最强动力。
电车赞助活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适合做家庭用车!-有驾
此外燃油车搭配的变速箱也会影响它的动力输出,日系家用车喜欢使用的CVT变速箱就以平顺性著称,而且它还无法承受较大的扭矩,因此日系车的提速性能就更弱了,这也是为何所谓的买菜车基本由日系车占领的原因。
欧美车喜欢用的AT变速箱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提速性能更显著,这也是为何性能车普遍会采用AT变速箱的原因,当然这还是无法如电车那样电机可以在启动时就提供最强动力并直接驱动汽车前进。
电车提供了更安静的车内环境,不过没想到的是这种特性反而不适合家庭用户,因为电车太过于安静,导致车内乘客无法直接感知到车辆加减速,缺少心理预期,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电车导致乘客晕眩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车的晕眩问题,各个电车企业可谓各出奇谋,开发出不同的驾驶模式,例如舒适模式下主动降低车辆的加速性能、降低电车加速时的能量回收强度,更有趣的是一些汽车企业开发出特殊的路感模式,提供类似燃油车行车中的细碎震动。
还有车企则在悬挂结构方面做文章,避免车辆急剧加速时对乘客的冲击,在乘客座位座位增加填充物让乘客在车辆加速的时候让座椅承受一些冲击力从而让乘客更舒适等等。
电车赞助活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不适合做家庭用车!-有驾
不过上述这些技术仅是能降低乘客的眩晕几率,有车企宣称它家研发的防眩晕技术可以降低眩晕率七成,似乎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即使如此电车导致的眩晕情况仍然会比燃油车强一些。
由于电车的这种超强加速能力,一些年轻人就喜欢购买电车来飙车,这固然满足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要求,但是却反而更进一步证明了电车不适合家庭用户,而这次的赞助活动导致这种后果恐怕也不是电车企业希望看到的,车企后悔了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