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大多数都是高开低走,要么卖不动,要么降价自救。可广汽本田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P7上市"一日售罄",订单突破5000台,搞得我都怀疑是不是串场到了某新势力发布会。
要知道,眼下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内卷模式",价格战一波接一波,技术迭代速度堪比手机,消费者买车比选女朋友还挑剔。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什么一个传统车企的电动产品能反其道而行之,一上市就大受欢迎?
一、价格真香,却不止于便宜
相比东风本田S7上市就被吐槽"定价飘了",广汽本田显然吸取了教训。P7的起售价锁定19.99万元,一口气比S7便宜了6万。这个价位放在中型纯电SUV里,已经相当有竞争力了。
但说实话,仅靠价格便宜并不足以在当下这个市场突围。看看那些动辄"腰斩式降价"的车型就知道了——便宜不难,难的是既便宜又足够香。P7明显做到了后者。
配置表上,P7拿出了"诚意满满"的姿态:双叉臂前悬+五连杆后悬、前后50:50的完美配重、四驱版本4.6秒破百的动力表现,以及多达13个安全气囊......这些在20万级新能源SUV中绝对算得上"超纲发挥"。
二、安全不是口号,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聊到安全这个话题,我得说P7确实拿出了不一样的态度。你知道现在很多新车从立项到上市多久吗?有些快的只要15个月。 而P7光研发就用了4年,测试了402台整车,跑了超过150万公里的验证里程。
不少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今天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愿意花这么多时间打磨一款产品,已经很难得了。
安全方面,P7堪称"三道防线"齐发:
一是电池安全——12000吨一体压铸铝壳体,抗冲击强度提升2.1倍,加上"水电分室"设计防止电池热失控;
二是主动安全——BOSCH双备份制动系统,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可识别疲劳驾驶,甚至能判断你是否在喝水、打电话;
三是被动安全——68%高强度钢车身,整车13个安全气囊,碰撞后车门自动弹开提高逃生效率。
老实说,看到这些配置,我想起了十年前大众、沃尔沃那些以安全著称的传统车企。现在这些"老派"的安全理念,在P7身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三、本田"驾趣",电动化后更香
提起本田,老车迷都会想到那句"The Power of Dreams"。在燃油时代,本田以操控和驾驶乐趣著称。很多人担心转型电动后,这些特质会消失。
但P7似乎做到了"留住灵魂"——基于云驰架构,P7实现了前后50:50的完美重量配比,加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在保留电动车平顺性的同时,也保留了过弯的乐趣。
当然,P7也没忘记拥抱"新时代":9.9英寸全虚拟仪表+12.8英寸中控屏的"瀑布式"设计,集成了Honda Connect 4.0系统,AI语音识别能听懂方言,还能免唤醒连续对话。座舱内的16扬声器BOSE音响系统和38种动态光语氛围灯,也满足了年轻人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
四、为什么说P7是传统车企转型的样板?
说真的,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的路子有很多种。有些选择另起炉灶建新品牌,有些选择把燃油车"改装"成电动车,还有些干脆找新势力代工......结果大多不尽如人意。
广汽本田的做法似乎找到了一条平衡之道—— 既不丢弃传统基因(安全、品质、驾控),又真正理解新能源用户需求(价格、智能、体验)。
P7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而是基于全新纯电架构开发,但又没有忘记本田的驾控DNA;价格亲民但品质不减;智能化够用但不过度炫技。
或许这就是P7能够在上市首日就收获5000订单的原因——它既满足了老本田车主的情怀,又吸引了新能源市场的新用户。
你觉得P7能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