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全新问界M7的上市了。
很多人都挺纳闷的,现在同行们都在拼命降价,恨不得把车按斤卖,怎么到了华为和赛力斯这儿,新款车不仅不降价,反而还涨了价,结果订单还跟雪片似的飞过来,发布会后短短几个小时就突破了两万台。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这台卖得更贵也卖得更好的全新问界M7,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在今年内实现每个月卖出三万台这个听起来有点夸张的目标吗?
咱们今天就坐下来,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把这事儿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首先得说清楚一个最容易让人糊涂的地方,就是这台车虽然还叫“问界M7”,但你要是以为它只是老款车换了个保险杠、加了两个配置,那可就完全想错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说它是台全新的车一点都不过分。
打个比方,这就像你邻居家说要把旧平房“翻新”一下,结果人家是把地基到房梁全都拆了,按照别墅的图纸重新盖了一栋楼,只是门牌号没换而已。
这次的全新M7就是这个道理,它的底盘、造车平台都换了,整个车身结构和安全性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外观上,它直接学了自家大哥,也就是售价四五十万的问界M9的设计,整个前脸看起来更简洁、更大气,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华为家族的“亲儿子”。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筋骨”和“脸面”,它内在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全换了,全新的智能座舱用起来更流畅,更重要的是,它搭载了华为目前最顶尖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所以,大家得先明白这个前提:它涨价,是因为它的成本和价值确实完全不一样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正是看到了这种实实在在的、从里到外的巨大升级,才愿意掏这个钱。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官网上那一长串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单,咱们普通老百姓到底该怎么选才不吃亏呢?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华为的产品经理早就帮咱们把路铺好了,咱们只需要跟着自己的需求走三步就行。
第一步,先确定家里几口人,常不常用第三排。
如果你家就是三四口人,平时上下班代步,周末偶尔带父母出去转转,那五座版就完全足够了,它的后备箱空间大得惊人,搬家拉货都没问题。
但如果你家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或者经常需要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出门,那就别犹豫,多花两万块钱上六座版。
六座版的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位,坐着舒服,中间还有过道方便进出第三排,这个体验提升绝对值回票价。
第二步,考虑你的充电条件和用车习惯,决定要纯电还是增程。
如果你家有自己的停车位,可以安充电桩,或者你单位、小区附近充电很方便,平时主要就是在城里开,那这次主推的纯电版就非常香了。
它装了一块100度的大电池,官方说能跑710公里,就算打点折扣,实际用起来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充一次电也足够了,既省钱又安静。
反过来,如果你没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要跑长途出差、回老家,心里对续航这事儿不踏实,那增程版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它既能用电,也能烧油,彻底没有里程焦虑,想去哪抬脚就走。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具体的配置版本里做选择,主要是Max版和Ultra版。
这俩有啥区别呢?
你可以这么理解:Max版是“科技核心版”,它把实现华为高级智能驾驶最关键的两个硬件——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挂,全都给你配齐了。
可以说,买问界图的就是华为这套智能驾驶,而Max版就是能让你完整体验这套系统精髓的入门门槛。
而Ultra版呢,可以看作是“豪华享受版”,它在Max版的基础上,给你增加了一些提升舒适度和高级感的配置,比如给后排乘客看电影的屏幕、开车信息更直观的抬头显示、让主驾驶能躺得更舒服的零重力座椅等等。
所以,购买建议就很清晰了,既然你都决定买问界了,那肯定是冲着它最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技术来的,所以31.98万起步的Max版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至于是在增程四驱Max和纯电后驱Max之间怎么选,那就回到上一步,看你的充电习惯和出行需求了。
聊完了怎么选车,咱们再站高一点,看看华为下这盘棋的思路。
全新问界M7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抢理想L6、L7这些同行的市场,它还有一个更“狠”的招,就是连自家大哥的市场都要“截胡”一部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看,问界M8那车,卖得好的版本基本都要四十多万了。
那对于那些手里预算在35万左右的消费者来说,以前这个价钱只能买个最低配的M8,很多高级功能都没有,心里总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
现在好了,同样是35万,他可以买一台配置几乎拉满的全新问界M7,无论是智能驾驶体验还是舒适性配置,都比低配的M8强得多。
这么一比较,很多原本想踮着脚尖够一够M8的客户,就很可能转头选择了全新M7。
华为通过这种方式,精准地把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的购买力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里。
同时,它也很聪明地做好了产品区隔,比如在一些关乎安全和核心智驾体验的硬件上,它不给你减配,但在一些更能体现豪华感、更有“面子”的配置上,比如那种技术更复杂、更炫酷的百万像素大灯,就只给M8、M9这些更贵的车型配,这样既保证了M7的战斗力,又维护了高端车型的地位,让不同预算的客户各取所需。
最后,我们再回到那个终极问题:月销三万台,到底有没有可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非常有希望,因为华为手里还藏着一张没打出来的“王牌”。
你仔细看这次发布的车型会发现,增程版全都是四轮驱动的,并没有推出成本更低的后轮驱动版本。
这显然是华为故意留的一手。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等到未来市场竞争更激烈,或者全新M7的订单量趋于平稳的时候,华为很可能会适时推出一款增程后驱版。
这款车因为少了一个前电机,成本可以降下来,售价上至少能比现在的四驱版再便宜两万块钱。
你想想看,一款挂着华为招牌,空间巨大,智能化体验顶尖,价格还更有诱惑力的车进入市场,必然会再次点燃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成为推动销量冲向三万大关的最后一股强大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