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豪不见影儿 成都车展雨里看尽国产新势头
早上出门的时候,成都天还飘着细雨,鞋子边走边沾水,空气比往年那种四十度的闷热要舒服多了。可一进展馆,我就发现,这凉意不仅是天气的事——今年这场面啊,有点变味儿。
按理说22万平米、120个品牌、1600多辆车摆在眼前,该是热火朝天,可不少厂子都学精了,新车提前几天就发掉,把媒体日留成卖车主战场。我脚上的计步器,到下午三点已经蹦到两万八千步,还没逛完一半。
4号馆那头,蔚来的全新ES8立得高高的,比我家楼下修理铺师傅常念叨的“老款”长了一圈,据说轴距3130mm,900V架构配102度电池包,那销售小伙子拍着胸口说十分钟能补300公里电。我顺嘴问他冬天呢?他愣了下,说得看温控策略,不过他们换季过,不会差太多。这话让我想起邻居老李去年冬跑东北,高速服务区找桩像捉迷藏一样累人。
乐道L90七座版也挤在旁边,看内饰做工倒挺细,就是二排地板中间有个凸起,我试着踩了一脚,有点硌脚,小孩坐可能还好,大人长途怕是不太舒服。11号馆的小鹏P7 Ultra全系都砍掉激光雷达,说后续能刷VLA智驾模型。有群友私聊我,说他试驾时感觉转向比老款轻快,但低速调头有点“虚”,不知道是不是软件标定问题。
理想展台则像摆满了家用大件似的,从i8到MEGA再到L9/L8/L7/L6,一字排开。我碰上一个带孩子来的爸爸,他直言就是冲冰箱和大沙发来的,“反正一家五口,就图个宽敞”。这种消费逻辑,在以前真不常见——过去大家买合资SUV更多还是看牌子和油耗,现在更讲究谁坐得舒服、谁功能全。
3号馆那片热闹非凡,全是鸿蒙智行“五界”凑齐的大阵仗:问界M8纯电、新M7、智界R7/S7,还有尚界H5……那个H5听工作人员吹18小时收五万单,小姑娘笑称她手腕都酸了,因为不停扫码登记信息。我凑近瞧内饰,中控屏反应挺快,不过空调风量调节藏在二级菜单里,对开车的人来说不算方便——这也是现在智能座舱常犯的问题,好看的UI掩盖不了操作路径深这一茬儿。
ADS4系统被他们搬到了多个展台演示,我站在人群后面听技术员讲什么“五维全场景防护”,其实意思就是速度范围广、识别方向多、不挑天气路况。他还提到一个叫Spotlight预警的新功能,可以提前打灯提醒行人或其他车辆,这让我想到前阵子朋友夜骑被拐弯的大货吓一跳,要是早点看到提示,也许心脏不会狂跳那么久吧。阿维塔06首批搭载这个系统,还加上鸿蒙座舱5;岚图Free+和知音也跟进,全栈华为方案已经不是稀罕物了,就连东风猛士M817这种硬派越野,也装上去了——修理铺老赵听我这么说,只抿嘴一句:“电子东西多,将来坏起来你就知道咯。”
9号馆里的比亚迪直接包馆,把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统统拉来,还弄个“兆瓦闪充”专区现场演示泊车。“钛7”夹在豹5和豹8之间定位,中大型插混SUV;仰望U8L轴距超3.2米,预售价130万以上,那气场让隔壁几个观众忍不住伸手摸门把手感受质感。有趣的是,他们室外搞了U8应急浮水体验,下雨天看它漂起来,总觉得像小时候玩遥控船放大版一样滑稽又震撼。不过销售悄声对我说,这种功能平时真用不到,用一次维修成本吓你一跳,所以别真当成玩具使唤它下河去浪。
奇瑞占据5号馆,各品牌集中亮相。其中星途星纪元ET5搭载地平线HSD+征程6P方案,加激光雷达顶配才有,一个工程师模样的人解释算法优化可以兼顾效率与成本。他顺便吐槽自家原型时摄像头位置改过三次,因为高速虫尸太多影响识别率。这些幕后琐事,你平时可听不到。
至于超豪华阵营,今年干脆集体缺席,以往16号专属豪华厅,现在给小米红旗宁德时代占据。一位安保人员闲聊时笑道:“以前这里都是穿西装戴金表的人晃悠,今年背双肩包拿咖啡杯的居多。”政策税收调整是一方面,自主高端车型崛起也是原因,比如红旗金葵花·国雅,那迎宾光毯投射效果确实惊艳,但我更关心它灯泡寿命多久换一次,以及价格多少才算合理维护周期。
合资品牌今年新能源化明显加速。在日产N7展台,一个小姐姐很认真介绍CLTC续航数据,可当有人问她北方零下十五度表现,她只答“会略降”,显然缺乏真实极寒验证经验。而福特烈马新能源提供纯电/增程双动力选择,让喜欢野外露营又怕桩少的人有退路;大众ID.7 VIZZION放C位,但围栏里的ID.AURA只能远观不能摸,看得出来还没准备好接受公众挑剔眼光。
最后绕回海外厂商用“中国脑”的话题。不止奥迪E5 Sportback全球首搭Momenta端到端方案,还有Q6L e-tron与A5L直接引入ADS 4.0,让一些欧洲工程师第一次面对中国团队做标定工作。据认识的一位翻译朋友透露,他们刚开始还有文化沟通障碍,比如刹停距离容忍值定义不同,需要不断磨合才能统一标准。这些背后的细节,比参数表更耐人寻味。
走出北门的时候鞋底湿透,人也困倦。但耳边依旧回荡着各色销售的话术,还有偶尔传来的汽笛声。今年成都秋雨中的这趟逛展,更像是在巨大市场缝隙间穿梭,看各路玩家如何抢时间抢空间卖自己的一套故事。而那些今天被触动的小细节,很可能几年后,会变成我们茶余饭后的另一个版本传闻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