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直营与经销商共存,车市竞争进入新阶段

今年,汽车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价格战与市场转型的双重影响下,汽车经销商群体正面临重新洗牌。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4S店纷纷退出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今年将有约4000家4S店退网。与此同时,车企直营店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加速扩张。以长城汽车为例,目前已有约140家直营店,并计划在今年底将直营店数量增至超过300家。

这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车企是否会逐步放弃经销商、直营店是否能够完全取代4S店等问题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车企直营与经销商之间究竟是竞合关系还是纯粹的竞争关系,也成为了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直营店崛起

在燃油车市场逐渐式微、新能源车市场混战不断的背景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这一产业变革不仅推动了汽车经销商群体的洗牌,更引发了销售模式的重大变革。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的亏损比例高达过半,而盈利比例仅为35.4%,显示出行业的严峻形势。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今年下半年经销商退网数量将进一步超过上半年,全年累计退网数量将达到约4000家4S店,相较于过去三年的年均退网数量约2000家,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然而,就在经销商数量“缩水”的同时,作为渠道链上游的车企却在加速直营店的布局。理想汽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截至今年9月30日,其直营网络已覆盖145座城市,零售中心增至479家。理想汽车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拓展直营店及服务网络,并在1月首批旗舰零售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落地。

长城汽车也加入了直营模式的探索。今年5月1日,长城智选首家门店在郑州开业,标志着长城汽车首次尝试直营模式。按照规划,直营店将分为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用户中心,并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开设零售中心。预计今年底,将有200家零售中心投入运营。

这一系列的变化,凸显了车企对直营模式所带来的价格管控和营销等优势的看重。无论是特斯拉这样的先行者,还是“蔚小理”这样的造车新势力,都通过直营销售模式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车企看到了直营模式的潜力。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直营模式将汽车售前与售后环节分开,新车展厅选址于城市商圈,这样的布局更有利于品牌的传播。

对于造车新势力及需要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传统车企而言,在商圈开设直营店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以北京朝阳区合生汇为例,该商圈汇集了极氪、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品牌,且均为直营模式。这种布局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车体验。
“随着‘85后’和‘90后’逐渐成为购车的主力军,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深刻影响着车企的建店策略。城市商圈因其能显著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时间和交通成本,从而拉近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成为车企调整营销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此分析。

同时,直营模式也赋予了车企在统一定价、品牌管理以及优化客户体验方面的更大灵活性。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强调,直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品牌、稳定价格、确保一致性的服务,以及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连接。

车企热衷直营,经销商大浪淘沙,关于“直营店是否将平替4S店”的讨论愈演愈烈。然而,从数据来看,汽车经销商数量虽有所缩减,但并不意味着经销商模式已被车企放弃或被完全替代。相反,一些曾大力投入自营店的新造车企业,如今开始向经销商伸出橄榄枝。

今年,阿维塔发布了《2024年阿维塔渠道主销责任区招商通知》,计划在杭州、苏州、南京等18座城市进行开发责任区招商。招商范围涵盖阿维塔中心、阿维塔订单中心A/B,均要求位于城市核心汽车商圈,具备新车体验、销售、售后等功能。阿维塔相关人士透露,将在一线城市保留部分直营店,同时将二线三线城市的市场逐步转移给经销商门店。

与此同时,此前一直采用全直营模式的小鹏汽车也开始与经销商进行接触。去年,小鹏汽车启动了“木星计划”,旨在通过经销商模式逐步替换直营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覆盖率,并逐步淘汰效率较低的直营门店。

今年6月,腾势和方程豹品牌也对外发布了招募经销商的消息,从原先的单纯直营模式转变为“直营+经销商伙伴”的双渠道模式。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表示,为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腾势将在全球范围内采用这种双渠道模式,加速渠道布局,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渠道体系,以全面覆盖全球市场。

部分车企重新引入经销商模式,与直营模式的高成本密不可分。据了解,运营一家汽车直营超级店的成本每年高达400万元左右。一位汽车经销商负责人指出,在直营模式下,车企需承担投建、运营、人员等各项成本,特别是在高端商超开设店铺的情况下,随着店面数量的增加,这些成本将进一步加重车企的负担。

长安汽车发布的财报显示,阿维塔去年营收56.45亿元,但亏损36.93亿元。对于亏损原因,长安汽车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阿维塔尚处于战略投入期,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渠道打造以及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而赵长江则坦言,腾势汽车已进入“产品密集推出、渠道快速扩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新阶段。为实现更高的销售目标,如50万辆、100万辆甚至更多,腾势的渠道转型已成为必然。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渗透率较低,车企尚未实现规模化交付,直营店成为了新品牌快速接触消费者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车企交付能力的提升,直营店的快速投建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逐渐浮现,这引发了车企的重视。与此同时,经销商销售模式的优势开始显现。经销商能够助力车企迅速拓展渠道网络,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区域,从而减轻车企成本不可控的风险。此外,在售后管理方面,经销商也展现出更高的承载能力,为车企分担了压力。

并存竞争

随着交付量的不断攀升,直营模式的弊端逐渐浮现,然而,这并未阻止车企对直营模式的布局。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指出,长城智选采用直营模式旨在塑造品牌形象,并让消费者深入体验到长城汽车卓越的产品实力,从而推动长城汽车向全面to C转型。目前,长城汽车仅在“坦克”与“魏”两个高端品牌上采用直营模式,这体现了车企对直营模式的选择更为精准。

事实上,多数汽车品牌如今都采用经销商与直营店并存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互补,针对高销量品牌与车型采用经销商模式,而对于新车型与小众车型,直营模式则成为车企的抓手。以新款奥迪Q8为例,一汽奥迪改变了以往的销售策略,采用直营模式进行销售。这种模式确保了“价格无套路”,有助于提升品牌力,同时也不会给经销商造成库存压力。

对于新车型与品牌,车企采用直营模式旨在迅速提升车型知名度。大众汽车(安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7月,大众汽车(安徽)的首款纯电轿跑SUV ID.与众上市,随后在北京蓝色港湾开设了ID. UNYX体验中心,成为全国第四家品牌直营店。大众汽车(安徽)计划到明年将直营店覆盖至70座城市,进一步拓展新零售网络。
业内专家指出,直营店与4S店并非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销售模式。在多数情况下,直营模式主要专注于前端销售,而经销商则负责售前与售后服务。这种分工使得两者在销售过程中并行且互补,同时,售后服务的引流和利润回归也使得经销商端受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