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铁位移支座更换调整 专业施工队伍保障线路安全

近日,随着最后一组位移支座完成精准调整,辽宁境内多条高铁线路的设备维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此次施工由专业高铁支座更换调整队伍承担,通过先进技术与严谨流程,为线路安全运行筑牢基础。

辽宁高铁位移支座更换调整 专业施工队伍保障线路安全-有驾

据了解,高铁位移支座作为桥梁与轨道系统的关键连接部件,长期承受列车荷载与环境因素影响,易出现位移偏差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轨道几何尺寸超标,影响行车平稳性与安全性。辽宁铁路部门联合施工单位,投入专项技术团队与定制化设备,针对沈哈高铁、盘营高铁等重点线路开展支座更换调整作业。

辽宁高铁位移支座更换调整 专业施工队伍保障线路安全-有驾

施工队伍严格遵循《高速铁路桥梁支座技术规程》,采用“三维坐标监测+液压同步顶推”工艺:先通过全站仪对支座偏移量进行毫米级精准测量,建立详细位移数据库;再使用专用液压系统对支座进行同步顶推,配合临时支撑结构确保桥梁受力平衡;最后通过精密调整工具完成支座复位与预压力施加,全程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此次作业不仅解决了传统更换工艺效率低、风险高等难题,还实现了24小时连续施工,将对线路的影响降至最低。

辽宁高铁位移支座更换调整 专业施工队伍保障线路安全-有驾

支座更换调整是高铁‘体检’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项目负责人介绍,施工团队创新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排查出3处潜在结构风险点;同时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调整后支座的应力、位移数据,建立长效健康档案。截至目前,已完成120组位移支座更换调整,线路动态检测指标全部达标,为即将到来的暑期运输高峰做好设备保障。

此次专业施工队伍的高效作业,展现了辽宁在高铁养护领域的技术实力。随着支座更换技术的持续优化,辽宁高铁网络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旅客提供更可靠的出行体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加强对既有线路支座状态的常态化监测,推动高铁养护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