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想开就开成历史!重磅新规:不考证不守规,车主必担责!

放眼今天的大街小巷,智能汽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辅助驾驶这东西,几乎成了你买车时躲都躲不开的配置。跑高速、堵长途,它确实能让你省不少心,但凡事都有两面。

因为没用对地方,或者太信得过系统,酿成的悲剧也越来越扎眼。一边是车企吹得天花乱坠,恨不得说自己的车明天就能上天;另一边是咱们用户,迷迷糊糊就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一串还不完美的程序代码。

这种乱糟糟的野蛮生长,再没人管管,出大乱子就是迟早的事。好在,国家终于出手了。工信部最近甩出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名字长得能噎死人,但里头的意思很明白:该给辅助驾驶这匹脱缰的野马,戴上个“紧箍咒”了。

想白嫖高科技?先考个证

辅助驾驶:想开就开成历史!重磅新规:不考证不守规,车主必担责!-有驾

往后,车上那个辅助驾驶功能,可不是你想开就能开了。新规里最狠的一条,就是想用这功能,你得先考个证,通过专门的培训认证才行。你没听错,这不是建议,是硬性规定。

文件里说得一清二楚,你每次发动车,系统都得先“政审”一下,看看开车这位老兄是不是“持证上岗”的。它得确认你真懂这玩意儿该怎么用,知道它能力的边界在哪儿,明白背后有啥风险,才肯把方向盘“借”给你一部分。

肯定有人要犯嘀咕了:“我开个车而已,咋还要考试?”但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好多人连“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这俩词儿都分不清,就敢在高速上彻底撒手。这么看,让大伙儿先考个试,都冷静冷静,绝对是件大好事。

乱伸手?直接封你号

考完试就高枕无忧了?想得美。就算系统认了你的“证”,它照样会像驾校里最凶的那个教练,在路上死死地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这次的意见稿强制要求,辅助驾驶必须带上手部和视线监测。这可不是以前那种“亲,您已疲劳驾驶”的温柔提醒,是实打实的监管。一旦系统发现你的手离开方向盘太久,或者眼睛没看路,它会先嘀咕,再报警。

你要是还我行我素,把警告当耳旁风,那对不起,系统直接撂挑子,退出辅助驾驶。更绝的是,它还会赏你一个“30分钟起步”的禁用套餐。没错,你花真金白银买的功能,只要敢乱来,系统就敢当场给你“封号”。

很多人心里肯定不爽:“我花钱买的东西,凭啥还要被它‘教育’?”可问题是,这从来不只你一个人的事。车在路上跑,你一脚油门,关系到的可是无数个家庭。

辅助驾驶:想开就开成历史!重磅新规:不考证不守规,车主必担责!-有驾

这下看谁还敢甩锅

以前,辅助驾驶出了事,最头疼的就是扯皮。车主哭着说系统失灵了,车企板着脸说你操作不当。最后官司打半天,往往是一笔糊涂账。这种和稀泥的局面,以后不会再有了。

新规要求,每辆车都得装个“黑匣子”,官方名叫“组合驾驶辅助数据记录系统”。这小东西会实时记下你啥时候开了辅助驾驶、当时你的状态如何、有没有违规操作……一五一十,全给录下来。

而且它内存还不小,至少能记下2500次事件。这意味着,万一真出了事,谁也别吵吵,直接调数据说话。谁的责任,清清楚楚。这不光是保护咱消费者,也是倒逼车企,对自己造出来的东西负起全责。

车企的好日子到头了

说句大实话,很多人对辅助驾驶的误解,病根儿都在车企那儿。这几年为了卖车,什么“自动变道”、“自动跟车”,甚至直接打出“自动驾驶”的旗号,把消费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还真以为车能自己开了。

这种“重营销、轻教育”的套路,以后玩不转了。国标草案明令禁止车企再含糊其辞,必须通过官方渠道,把系统的功能、局限性、操作方法给用户讲得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从L1到L2+,各种辅助功能都有了明确的定义和测试标准。以后车企再想吹牛,就得拿出真东西来,靠几个花里胡哨的词儿骗订单?门儿都没有。新规还给每种功能都划了“安全区”,比如专为高速设计的领航辅助,你在城里小路就别想打开它。

辅助驾驶:想开就开成历史!重磅新规:不考证不守规,车主必担责!-有驾

笔者以为

有组数据挺吓人的,光是今年前七个月,国内卖出去的新车里,带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就超过了七百七十万辆,渗透率高达62.58%。这已经不是什么小众黑科技了,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工具。

技术本身没错,错的是在没有规矩的草莽时代,任由它野蛮生长。车企想怎么造就怎么造,用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出事才怪。

这次的意见稿,就是给整个行业画下了一条“安全底线”。它不是要给技术发展踩刹车,恰恰相反,它是在为这项技术的未来“兜底”。只有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智能驾驶才能走得更远、更稳。不管你是车主还是等等党,都该明白一件事:开车上路,安全永远是天大的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