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围观车主互喷,比看车企发布会还有意思。以前吧,大家吵吵什么德系日系,那叫人民内部矛盾,关起门来还能喝两杯。现在油车和电车车主对喷,那不一样,那是宗教战争,是道统之争,是两个平行宇宙的物种,试图证明对方是草履虫。
这其中,BBA车主,尤其是那些买了初代“油改电”的勇士,简直是这场战争中的喜剧之王。我堂哥,前两年提了台奔驰EQC,那家伙,感觉自己不是买了辆车,是直接在额头上纹了个“贵族”,走路都带风。结果碰上个开比亚迪汉的邻居,人家啥也没说,就默默地把每月一百出头的电费单往电梯里一贴。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堂哥嘴上说着“奔驰的标值三十万”,心里估计已经把设计师骂了八百遍,400公里的续航,开个空调都得盘算着来,这哪是豪华,这是在修行,是电动爹领域的“苦行僧”。
油车党的反击,往往显得特别古典。比如开凯美瑞的,永远在聊保值率,仿佛他买的不是车,是移动的理财产品。张口就是“我这车开三年还能卖个好价钱,你那电马儿落地打八折”。这话术,典中典。但问题是,时代变了,大人。现在的新能源,不是在跟你搞存量竞争,它们是要掀桌子。当比亚迪把秦PLUS干到798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抢你蛋糕的问题了,它是直接冲进厨房,把面粉给你扬了,还把厨子绑走了。你还在那算三年后能省出几台五菱宏光,人家想的是现在、立刻、马上让你连油都加不起。这就是降维打击,是闪电战,你还在用骑士冲锋,对面直接上高达了。
最逗的是那些嘴硬心软的。开宝马5系的,一边骂特斯拉“毛坯房”、“底盘散得像坐船”,一边对自己车里那个玄学盒子里的顿挫心知肚明,美其名曰“人车合一的沟通感”。开别克GL8的,最爱说理想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是“移动的KTV包厢”,不是正经车。结果呢?过年回家拉一后备箱土特产,看着人家理想L6能纯平放倒当双人床睡,自己在那吭哧吭哧调整座椅角度,眼里的羡慕都快溢出来了。这叫什么?这叫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当然,电车党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反击起来,招招都往要害上捅。小米SU7的车主,现在看谁都像看原始人,尤其看奔驰i3这种“油改电缝合怪”,那眼神,跟三体人看地球人没啥区别。“四十万买个这?后排能坐人吗?这钱干点啥不好,非要给自己的智商做个公开处刑?”字字诛心。比亚迪车主更狠,不跟你谈驾驶,不跟你谈品牌,就掏出保养单,跟你算经济账。“我一年保养4百,你换个机油机滤6百。就问你气不气?”
但是,但是,所有电车车主的“牛逼”,都只在充电桩方圆五十公里内有效。只要上了高速,尤其是节假日的高速,画风立刻就变了。前一秒还是指点江山的革命先锋,后一秒就成了电量焦虑的奴隶。手机里十几个充电APP来回切换,那K线图看得比自己的股票还认真。眼睁睁看着旁边开路虎的大哥一脚油门消失在天际,自己却在服务区为最后一个充电枪,跟另一个蔚来车主上演“赛博斗蛐蛐”。那一刻,什么智能座舱,什么零百加速,都成了浮云。那一刻他唯一的信仰,就是那个绿色的充电指示灯。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我太懂了。你爱一个品牌的时候,你会原谅它的一切,直到它把你扔在高速上。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主比喻成修仙的,可能有点太看得起他们了。
说到底,这场油电大战的本质,根本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一种巨大的、无处安放的“沉没成本”在作祟。花了几十万买了BBA的,他必须捍卫自己选择的正确性,哪怕这个选择在今天看来有点像49年加入国军。他捍卫的不是那台车,而是他自己的面子和判断力。而选择了新势力的,更是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甚至对未来的想象都赌了上去,他们更输不起。这已经不是车的问题了,这是信仰。信仰,是不能讲道理的。
就像自动驾驶,大家都在吹L2、L3,吹自己的雷达多牛逼,算力多高。但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神,你以为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不,它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里。任何一套自动驾驶系统,只要能在中国特色的“老头乐海洋”里做到全身而退,那它就不是自动驾驶,那是“道诡异仙”,是飞升了。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算力再高,也得乖乖认栽。这才是现实,一个比所有PPT都残酷的现实。
所以,别吵了,真的。大家都是韭菜,只是被收割的方式不同而已。说起来,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好像涨价了,也不知道牛肉给多没有。
最终,当所有人都堵在周一早高峰的高架上,听着导航里传来“前方持续拥堵,预计通行时间58分钟”的机械女声时,你会发现,管你开的是奔驰S,还是比亚迪汉,你唯一的动作,就是跟着前车一点一点地蠕动。不,你们还是有区别的。开S级的至少可以在那个真皮沙发上,多享受一会儿自己营造的优越感幻觉。
而这,就是品牌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价值。真他妈的离谱!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