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公里二手车之后,上险量再证销量注水,销量游戏还能玩多久?
近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零公里二手车”现象闹得沸沸扬扬,而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发布的5月份上险量数据,更是让销量注水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不禁让人发问,销量游戏还能玩多久?
先来说说这“零公里二手车”。大量“零公里二手车”横空出世,里程数低得离谱,价格却比新车便宜好几万。乍一看,消费者似乎捡了大便宜,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车企和经销商联手玩的“左手倒右手”游戏。这些所谓的“准新车”,往往都是市场遇冷的车型,车企通过将新车先上牌算销量,再当二手车低价抛售,既美化财报,又清库存,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种行为不仅背刺了老车主,让新车残值进一步下跌,还扰乱了市场秩序,让真正诚信经营的二手车商无路可走。
再看看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发布的5月份上险量数据。5月份国内乘用车上险量186.6万辆,同比增长9.6%,与5月份的汽车销量268.6万辆存在82万辆的差距,同比增速为11.2%,也与上险量的增速有差距。与2024年7月份的数据对比,2024年7月份国内乘用车上险量为183万辆,乘用车销量为226.2万辆,差距为43.2万辆,今年5月份的差距明显更大。这进一步印证了销量注水的问题。再加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分析,2024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中的零公里二手车占比高达12.7%,而中国的二手车成交量为1961.4万辆,这意味着这一年成交的零公里二手车数量已达到249万辆。这些数据无疑凸显出汽车行业为了取得销量增长的成绩,导致各方面数据出现矛盾。
车企之所以要操纵汽车销量,是因为汽车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去年以来多家汽车企业陷入困境,这让汽车企业开始为生存担忧。销量影响着一家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避免成为先被淘汰的车企,车企拼命抬高销量。然而,这种做法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隐忧。去年以来的猛烈价格战不断推低着行业的利润率,诸多汽车企业陷入亏损。这种单纯推高销量的做法恰恰会进一步抬升亏损额,烧钱游戏也难以持久。
面对这些乱象,国家终于出手了。商务部召集车企开会,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工信部计划用区块链技术溯源车辆流转记录,杜绝篡改里程等猫腻。但光靠监管还不够,车企须告别“数据崇拜”,真正靠技术和服务赢得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遇到“零公里准新车”,一定要做好“三查”:查登记日期、查维保记录、查质保条款,避免踩坑。
“零公里二手车”是车市内卷催生的畸形产物,它折射出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深层矛盾。短期看,车企或许能靠这种“数字游戏”续命,但长期而言,透支的是消费者信任和行业健康。当监管利剑落下,市场泡沫挤破,车企终将明白: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刷出来的销量,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销量游戏不可能一直玩下去,车企们是该醒醒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