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见了都得绕道走?” 这,够抓马吧?细瞅瞅,原来是奇瑞捯饬出个新款SUV,叫欧萌达3,放出风来说造型那是相当飒,直接把亚平宁半岛的超跑给盖过去了。
这事儿,挺耐人寻味。想当初,咱提起国货车,脑子里总蹦出“山寨”俩字。如今风水轮流转,洋媒开始吹捧咱的设计“前卫”, 甚至扬言要“改写汽车设计语系”。这剧情反转,有点措手不及。
先聊聊这欧萌达3,官方口径是“机甲风暴脸谱”、“破界式悬浮穹顶”, 听着就挺蒸汽朋克的。当然,颜值这事儿,见仁见智。但凡能让老外眼前一亮,说明至少在设计思路上,确实玩出了点新花头。
那么问题来了,一款车的皮囊,真能扛起中国汽车设计的旗帜吗?
有人撇嘴,觉得这纯属商业互吹,老外捧几句就上天了?汽车设计可不是光靠卖相,还得看硬实力、内核、品牌底蕴。况且,现在电车长得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清一色“未来感”,弄得跟科幻片道具似的,保不齐哪天就审美疲劳了。
也有人觉得,管它是不是硬捧, 至少说明咱开始有自己的腔调了。以前是亦步亦趋,现在是铆足劲儿走出自己的路。这本身就是一种升维。再说,汽车设计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众口难调,有人好这口,有人嫌弃,没必要非得掰扯个子丑寅卯。
再往深处扒拉扒拉,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大走向:从“代工”到“智造”的跃迁。以前咱靠低价策略攻城略地,现在逐渐开始在技术、设计、品牌上精耕细作。这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命题,也是整个中国智造业面临的考题和契机。
不过,话说回来,一款车的颜值再能打,也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护城河,还得是核心技术。譬如,电芯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智慧座舱技术等等。在这些赛道上,咱跟国际领跑者还有段距离。
再者,品牌塑造也是个老大难。长久以来,国货车给人的印象就是“物美价廉”, 但品牌溢价能力捉襟见肘。想要真正走向国际舞台,光靠“花容月貌”是行不通的,还得靠品质、服务、口碑来加持。
更何况,这欧萌达3能不能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还得看当地用户的买不买账。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审美偏好大相径庭。在国内吃香的,到了国外未必能水土不服。
饶有趣味的是,奇瑞这次打算把欧萌达单拎出来,成立一个独立品牌,还计划在袋鼠国(澳大利亚)搞专属展厅。这波操作,有点像当年华为拆分荣耀,试图孵化一个更年轻、更国际范儿的品牌。但这种模式奏不奏效,还得看市场的脸色。
话说回来, 就算欧萌达3真能让蛮牛(兰博基尼)“自惭形秽”,咱也用不着洋洋得意。毕竟,汽车工业是场马拉松, 比的是持久力,不是瞬间爆发力。咱要做的,是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夯实技术底盘和品牌价值,才能在未来的竞逐中占据更有利的席位。
就像开篇说的,从前咱总觉得国货车“老土”,现在开始追逐“弄潮儿”了。但“潮”这玩意儿,瞬息万变。真正能沉淀下来的,还是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所以,设计可以天马行空,但品质一定要锱铢必较。这才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总而言之,欧萌达3的问世,是个利好消息, 预示着中国汽车设计正在进化。但进化归进化,咱还得保持冷静,别被一时的彩虹屁给迷了眼。毕竟,征途漫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