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响彻大厅,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在聚光灯下,当着所有人的面,哭了。他叫尹同跃,奇瑞汽车的老总。就在那一天,奇瑞上市,市值直接冲到1800亿,认购现场更是疯了,超额238倍,把今年港股的记录给刷爆了。
这场梦,奇瑞做了整整21年,终于,到站了。
这家公司,在车圈一直是个闷头搞技术的“理工男”形象,不声不响,甚至有点土。可这份上市答卷,却把所有人的下巴都惊掉了。咋回事?一个大家印象里还在卖几万块小车的奇瑞,怎么突然就成了“显眼包”,这钱是从哪冒出来的?这背后的故事,可比敲钟刺激多了。
你卷你的我卖我的
想知道奇瑞的钱从哪来,得先把视线从国内挪开。就在咱们这边的车企为了几千块的优惠打得不可开交时,奇瑞早就跑到国外,给自己开了个“超级VIP小灶”。这步棋,他们走得不是一般的早。
时间倒回2001年,那时候很多同行连国内市场还没玩明白,奇瑞的第一批“风云”轿车,就已经坐船去了中东。一个叙利亚商人看上了这车,开头就订了12辆试试水,谁都没想到,这水一试,就变成了上千辆的大生意。
奇瑞一下子就嗅到了风向,03年麻溜地成立了国际部,系统地往外跑。要知道,这比上汽集团正儿八经搞出海,早了整整五年。
这个先手优势,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到了2024年,奇瑞全年营收干到4800亿,增长超过一半,还第一次挤进了世界500强。这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出口。一年卖到国外的车超过114万辆,连续22年,都是中国乘用车出口的老大。
这是啥概念?同年比亚迪出口了41.72万辆,增速是猛,但在总量上,奇瑞简直是“遥遥领先”。难怪连比亚迪的王传福都公开说,搞全球化,得跟奇瑞老大哥学学。
从一根生锈的骨头开始
奇瑞的策略也“贼”,不是简单地把车卖过去就完事。他们在全球建了10个生产基地,从俄罗斯到巴西,投资建厂,解决当地就业,把根扎下去。用尹同跃的话说,进一个地方,得先想想能给人家带去啥,不能光想着从人家兜里掏钱。
这种思路,让奇瑞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混得风生水起,也巧妙地绕开了欧美市场那种“抢饭碗”的麻烦。不夸张地说,现在中国每出口5台车,就有一台是奇瑞造的。这才是奇瑞闷声发大财的真正密码。
这百亿身家的背后,是一条拿血泪和汗水铺出来的路。1996年,安徽搞“951工程”,在一汽干了12年、已经是车间主任的尹同跃,听到了家乡的召唤,回了芜湖。他的想法特简单,就想造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车。
可现实,比想法骨感多了。最初的造车基地,就是几间摇摇欲坠的破草房。为了搞出车的“心脏”发动机,尹同跃咬牙买了一条英国的二手生产线。结果拉回来一看,设备锈得不成样子,请来的外国专家也整天摸鱼,点火试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响。
关键时候,尹同...跃急了,直接拍板换人!他自己带着一帮兄弟,吃住都在车间里,没日没夜地攻关。1999年4月27日,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那一刻,尹同跃的头发里已经夹杂了银丝,但他知道,梦想终于有了心跳。
香槟里的苦涩味道
技术上的硬骨头能啃,资本市场的门却更难进。奇瑞的上市路,简直是一部斗争史。2004年,因为跟上汽的股权问题,黄了。2007年,刚准备再冲一次,迎面撞上了全球金融危机。2016年,想借壳上市,又被一张新能源资质给卡住了。
这么来回折腾,奇瑞的股权结构也因为不断引入投资变得越来越复杂。直到2022年,业绩爆棚的奇瑞再次启动IPO,还是被这乱麻似的股权问题给绊倒了。今年1月,控股方下定决心推动改革,才算把这“最后一公里”给彻底打通。
上市的香槟确实甜,但杯子里,也藏着几分苦涩。奇瑞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最要命的问题,就是在新能源这波大浪潮里,位置有点尴尬。圈内人都说奇瑞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在2017年,奇瑞的新能源车也曾是市场上的小明星。可后来战略上反反复复,白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看2024年的数据,奇瑞新能源卖了58.36万辆,同比翻了两倍多,听着不错吧?可一扭头,旁边的比亚迪卖了400万辆。这个数字差,瞬间让那点光芒黯淡了。
赚钱能力也是个硬伤。今年一季度,奇瑞的毛利率只有12.4%,而比亚迪是20.1%。说白了,就是辛辛苦苦卖一台车,赚的钱不多。而且,长期以来“便宜大碗”的标签,就像一把锁,死死地困住了奇瑞往高处走的路。
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今年前八个月销量甚至在下滑,有的核心产品一个月才卖出一百来台。品牌升级这件事,已经火烧眉毛了。财务上,虽然负债率在降,但依然高达89%,在行业里算偏高的。销量主力还是燃油车,这在电动化时代,无疑是悬在头顶的剑。
结语
上市,对奇瑞来说,绝对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更残酷战役的集结号。融来的那91.4亿港元,就是他们的新弹药。奇瑞的计划很清楚:六成的钱砸研发,两成的钱继续往海外铺路。他们要用真金白银,去补上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两块最大的短板。
最近的动作也很快,跟华为合作的智界已经出了新车,和蔚来在换电领域的联手也官宣了。奇瑞正拼了命地想给自己的传统“燃油发动机”,注入智能化的新血液。尹同跃和他的奇瑞,用二十多年的隐忍和布局,赢了上半场。现在,下半场的哨声已经吹响,面对新能源的血海,这位老将还能不能再杀出一条血路,全世界都等着看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