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和电池巨头们已经集体定好了时间表:2027年,全固态电池正式装车! 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安、广汽这些大厂全在倒计时冲刺,你手里的电车可能很快会过时。
一、技术突破:续航、充电、安全全面碾压现有电池
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冲到400Wh/kg以上,是现在三元锂电池的2倍多。
长安汽车公布的金钟罩固态电池,充满电续航超过1500公里;广汽的固态电池实测体积能量密度达820Wh/L,同样体积下能塞进更多电量。
充电时间从几小时变成几分钟。 实验室数据证明,固态电池支持10分钟内充满80%,接近燃油车加油的速度。
彻底解决电池起火问题。 固态电解质不易燃不漏液,针刺实验不起火不爆炸,高温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二、车企和电池厂的全盘布局
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首批1000台用于高端车型,2030年大规模铺货。
宁德时代技术路线更谨慎,主攻硫化物电解质,2027年目标是小批量生产,目前研发进度自评4分(满分9分),但已投入重金攻坚工艺。
长安汽车的金钟罩电池明确量产节点:2026年装车测试,2027年全面上市。
上汽、广汽、一汽全部卡位2026-2027年。 上汽的复合电解质电池2026年四季度量产;一汽400Wh/kg固态电池未来三年内小批量装车。
三、三种技术路线暗战
硫化物派:宁德时代、丰田主导。 优势是离子导电率高,但成本贵、制造难度大。
氧化物派:清陶能源和理想汽车押注。 热稳定性极强,适合车规级安全需求。
聚合物派:卫蓝新能源和小米探索。 柔性好,手机电池已商用,但车用还需突破。
中科院团队在搞“复合路线”,试图结合多种材料平衡性能。 谁先量产,谁就拿到下一代电池话语权。
四、现有电车面临淘汰危机
液态锂电池车保值率可能崩盘。 行业预测,固态电池量产后的三年内,现有高端电车二手价将跌30%-50%,老旧车型可能无人接手。
半固态电池只是过渡品。 专家强调,半固态电池仍属液态电池范畴,和真·全固态是两回事,不能混淆概念。
五、成本仍是最大门槛
全固态电池当前材料成本超20万元/100度电,是液态电池(约5万元)的4倍。 车企初期只能用于豪车,普通用户根本用不起。
电解质厂商面临生死局。 硫化物电解质成本居高不下,降本技术没突破前,全行业都在赌规模化生产压价。
六、低空经济抢先试水
飞机和无人机比汽车更早用上固态电池。 孚能科技和亿航智能合作的eVTOL飞行器,靠固态电池实现超长滞空;宁德时代也在推进航空电池项目。
车用暂时还得等。 蔚来150度半固态电池包仍是过渡方案,全固态电池装车最快也要2027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