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

1.1 ▣ 线形选择

竖曲线的线形选择包括圆曲线和抛物线,而在我国,道路设计通常更倾向于采用圆曲线。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竖曲线设计的关键要素及其计算方法。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1.2 ▣ 最小半径

在道路设计中,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需确保停车视距的要求得到满足。这主要通过考虑竖曲线长度L与停车视距St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这一关系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① 当竖曲线长度L小于停车视距St时,需要特别关注视距的需求,以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竖曲线的长度,以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在考虑竖曲线与停车视距的关系时,我们引入了几个关键的参数。其中,R代表竖曲线的半径,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曲线的弯曲程度。同时,h1和h2分别表示驾驶员的视线高度和障碍物的高度,这两个参数对于确定停车视距至关重要。在一般情况下,驾驶员视线高度h1设定为1.2米,而障碍物高度h2则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在此我们假设其高度为0.1米。这些参数的设定,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评估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视距长度是评估道路安全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它涉及到驾驶员在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清晰看到前方障碍物的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不仅受到道路设计的影响,还与驾驶员的视线高度、障碍物的高度以及竖曲线的半径等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设定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有效地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并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2.1 ▣ 视距长度的影响

在道路设计中,我们经常需要评估视距长度对道路安全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比较就是视距长度L与停车视距ST之间的关系。当视距长度L大于停车视距ST时,意味着驾驶员有足够的距离来观察和应对前方的障碍物,从而确保了道路的安全性。然而,如果视距长度不足,即L小于或等于ST,那么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视距条件。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2.2 ▣ 计算参数

在道路设计评估中,视距长度的计算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准确计算视距长度,我们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参数,包括竖曲线半径R、驾驶员视线高h1以及障碍物高h2。其中,驾驶员视线高h1通常设定为1.2米,这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值。而障碍物高h2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能因障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视距长度的计算公式,从而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3.1 ▣ 夜间行车与跨线桥要求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设计,必须满足两个重要的视距需求:其一,确保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的照射距离需足够宽广;其二,保障跨线桥下方的车辆行驶拥有充足的视野。

道路竖曲线设计要素与安全标准探析-有驾

4.1 ▣ 竖曲线最小半径与长度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竖曲线规范,以确保道路的安全与顺畅。这些规范包括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标准,这些标准是根据城市道路的特定条件和使用需求而制定的。通过遵守这些规范,我们可以确保城市道路不仅符合安全要求,还能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