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

【导语:卷不动的BBA,正成为我们当下对海外传统豪华车企的新印象。尤其是奔驰,伴随着营收和利润的下滑,控诉着中国汽车市场陷入“达尔文式竞争”。不过,竞争在继续,车企与车企之间,不一定成为对手,也可以成为盟友。】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在奔驰表示卷不动之时,欧洲豪华品牌玛莎拉蒂或许已向奇瑞伸出橄榄枝。据路透社日前的报道,麦肯锡目前为Stellantis 提供的方案中,包含出售其唯一豪华品牌玛莎拉蒂的潜在选项,但评估工作尚处于早期阶段,这项出售计划能否顺利落地暂未可知。

起初,奇瑞回复“并无相关消息”。相较之下,玛莎拉蒂一则“公司承认日益变化的市场和临时性状况,可能会导致波动”的表态,反而让整件事情变得玩味起来。无独有偶,前不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在二十二届中原论坛上表示:“我们正在跟一个豪华品牌合作,同时即将在欧洲推出两个豪华品牌,这些品牌都将采用这个底盘平台来造车。”

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有驾

这番话背后,透露了大量的信息:一方面,证实了奇瑞E0X底盘已经成为国际豪华品牌的选择:另一方面,奇瑞出海策略已经从“整车出海”升级到了“技术出海”。

路虎给出模版

未来,奇瑞是否与玛莎拉蒂达成合作,将会用何种形式合作?这尚未有答案。不过,奇瑞有与豪门合作的经验,其与捷豹路虎的合作模式,或许可以给其他豪华车企打个样。

去年,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深化合作,共同创立独立电动化汽车子品牌Freelander,路虎提供品牌设计与全球市场渠道,奇瑞提供E0X技术平台,首款车型E0V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并在中国首发,后续再向海外市场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已经确定跟奇瑞合作的品牌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基于E0X平台打造新车型,一方面E0X平台作为奇瑞26年积累的大成之作,从研发之初就覆盖了A级~C级SUV/MPV的延展水平,在电动化平台的基础定位下,能够满足纯电、插混以及增程三种技术模式以及智能化的拓展能力。另一方面,E0X平台基于全球化市场打造,能够满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规,支持20余种语言和语音。

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有驾

在今年4月,奇瑞进一步与韩国KGM签署协议,同样基于E0X平台,共同开发中大型SUV,并且据悉新车和风云T11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尽管目前奇瑞和玛莎拉蒂和合作方式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根据此前玛莎拉蒂同门品牌阿尔法·罗密欧表示将采用奇瑞平台技术,以及奇瑞和路虎、韩国KGM已经打好模板的角度来看,奇瑞通过技术赋能方式,是最稳妥以及风险最小的选择。

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有驾

对于玛莎拉蒂而言,采用奇瑞成熟的全球化E0X平台,能够快速对目标产品进行适配和研发生产,尤其结合现阶段玛莎拉蒂传统主力车型Levante和Ghibli相继停产,在售车型无法撑起销量的情况来看,玛莎拉蒂越快推出符合时代的产品,就能越早摆脱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对于奇瑞而言,通过技术输出不仅能提升国际知名度,摊薄平台研发成本,同时避免了跨国并购中产能整合、文化冲突带来的长尾影响。

中国车企打法变了

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后,在世界汽车产业单一燃油赛道的基础上,额外开辟了一条能够领先海外车企一两个代际的新能源赛道,技术对外输出成为了更加高效的出海方式。

奔驰与吉利达成合作,2027年款奔驰E级将采用Flymeauto智能座舱,未来将可能在海外版本车型中同步使用。比亚迪帮助丰田汽车开动力电池等技术,用于BZ3等车型上,丰田铂智3X以广汽埃安霸王龙为原型衍生。马自达EZ-6和EZ-60以长安深蓝L07和S07为原型衍生,其中马自达EZ-6已正式登录欧洲市场,马自达EZ-6欧洲版名为6e,售价折合人民币34万元。

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有驾

奇瑞作为长期霸榜出口量第一的中国车企,正在“技术出海”方面加快步伐,主要集中在底盘平台和动力总成领域。

从墨西哥工厂开始到这次欧洲品牌的技术合作,奇瑞已经在打造一个基于全球研发、按全球标准生产、全球交付的新体系。奇瑞E0X平台或者可以被视为大众的MEB,丰田的TNGA,通过差异化电动化的方式,向全球品牌方向输出。

这在比亚迪和吉利中也有明显的布局。例如吉利为雷诺提供星越L平台,开发新一代科雷傲,同时收购马来西亚宝腾品牌后,借助宝腾市场渠道进行海外销售。

由此可见,中国车企在出海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整车模式,而是采用了更加开放开源的方式,颠覆传统合资的“黑盒模式”。

奇瑞或将成为玛莎拉蒂电动化的“救星”-有驾

点评

中国车企从“卖车”升级到“卖车+卖技术+卖平台”,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拓展营收渠道,通过硬件+软件+整车三种盈利方式,规避了高额关税和贸易限制;另一方面,中国车企体系化的输出,正在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形象。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有助实现多方共赢,既让中国车企赢得尊重,又能让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游戏规则。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