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刚刚拥有新车的家庭来说,喜悦之余很快就会面临一个现实又普遍的难题:汽车的保养和维修。
当爱车行驶到一定里程,仪表盘上那个提示保养的小图标亮起时,不少车主都会下意识地拿起电话咨询购车的4S店。
然而,电话那头报出的价格常常让人心里一紧,一次看似简单的更换机油和滤芯,花费动辄上千元,这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汽车修理厂,无论是社区门口经营多年的老师傅,还是规模化的连锁快修店,他们给出的保养报价可能只有4S店的一半甚至更低,使用的也是知名品牌的配件和油液。
这时候,一个巨大的疑问便会浮现在每位车主的脑海里:我的车还在厂家提供的质保期内,如果我为了省钱去了外面的修理厂做保养,会不会就像4S店销售顾问警告的那样,一旦车辆出现问题,厂家就会以此为由拒绝提供免费的保修服务,也就是所谓的“脱保”呢?
这个“脱保”的说法,就像一把悬在质保期内车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许多人即使觉得4S店价格昂贵,也只能忍痛接受,生怕因小失大,万一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大件出了问题,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真的有法律依据,还是仅仅是4S店为了留住客户而设置的一种营销壁垒呢?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用普通人能听懂的大白话,把其中的门道说清楚。
首先,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那种认为“只要在质保期内没有全程在4S店进行保养或维修,车辆就会自动失去全部质保资格”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它在法律层面上是站不住脚的。
这其实是一种长期以来由卖方市场形成的消费误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霸王条款”。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早在多年前,我国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就明确指出,托修方,也就是我们车主,有权利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
除了汽车生产厂家依法需要履行的“三包”责任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车主去指定的维修点进行维修保养。
随后出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更是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规定了经销商不得对消费者限定售后服务商。
这些白纸黑字的条款,翻译成最通俗的话就是:我的车,我做主。
去哪里保养,去哪里维修,是消费者自己说了算的基本权利,任何人,包括卖给你车的4S店,都无权干涉。
理解了这一点,很多车主可能会长舒一口气,觉得从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外面的修理厂了。
但是,事情也并非如此简单。
法律在赋予我们选择权的同时,也遵循着一个最基本、最公平的原则,那就是“责任划分”与“因果关系”。
这个原则理解起来也不复杂,它的核心就是“谁造成的问题,谁来负责”。
我们来设想两个具体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您的爱车还在三年或十万公里的质保期内,您选择了一家您信得过的,有正规资质的连锁修理厂更换了机油和空气滤芯。
过了一段时间,您发现车辆的多媒体中控屏幕出现了黑屏故障。
这时候,您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车开回4S店,要求他们根据质保条款进行免费的检查和维修,甚至更换新的中控屏幕。
因为中控屏幕的电子故障,与您在外部更换机油、滤芯的行为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因果联系。
如果4S店的工作人员试图以“您在外面做过保养”为理由来拒绝您的保修要求,那么他们就是在违法,您可以拿出相关的法规据理力争,或者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场景:同样是质保期内的车,您为了图便宜,在一家看起来不太正规的路边小店做了保养。
这家店给您用的是来源不明、价格异常低廉的劣质机油。
结果,您的车在行驶了一两千公里后,发动机出现了异响、动力严重下降,最后甚至无法启动。
当您把车拖到4S店后,经过专业检测,发现发动机内部因为润滑不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磨损,比如拉缸或者曲轴抱瓦。
在这种情况下,4S店通过对发动机内的油液成分进行化验,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发动机的损坏是由于使用了不符合厂家规定标号和品质的润滑油所直接导致的。
那么,厂家和4S店就有充分的理由拒绝为这个发动机的维修提供免费质保服务。
因为这个故障的“因”,是您在外部保养时使用了劣质产品,而故障的“果”,就是发动机损坏。
这个责任,就需要由您和那家不负责任的修理店来承担。
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便如此,也仅仅是与这次错误保养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发动机系统失去了质保,您车辆的其他部分,比如底盘、车身、空调系统等等,它们的质保资格依然是有效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对比,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决定是否能够享受质保的关键,不在于您“在哪里”做的保养,而在于您“做了什么”以及“用的是什么”。
只要您在外部的维修保养行为没有直接导致车辆某个部件的损坏,那么原厂的质保就依然有效。
那么,作为普通车主,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既享受到外面修理厂实惠的价格,又确保自己的保修权益不受损害呢?
这里有几个非常实用的建议。
第一,要学会区分项目。
像更换机油三滤、刹车片、电瓶、火花塞这类技术门槛不高、操作相对标准化的常规保养项目,完全可以选择正规的修理厂来完成,这能为您节省下相当可观的费用。
但如果车辆遇到了涉及发动机、变速箱、行车电脑等核心部件的复杂故障,或者收到了厂家发布的召回通知、需要进行软件系统升级等,那还是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4S店处理,因为他们拥有最专业的诊断设备、最全面的技术数据和原厂的直接支持。
第二,选择修理厂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价格固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绝不能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证照齐全、店面环境整洁、设备比较先进、在车主圈里有良好口碑的修理厂。
可以通过朋友介绍,或者参考一些线上平台的真实用户评价。
在决定去一家店之前,最好能亲自去看一看,和店里的师傅聊一聊,感受一下他们的专业程度和服务态度。
一个负责任的修理厂,绝对不是只拼价格,更看重技术和信誉。
第三,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保留证据”。
无论您在哪里做了保养或维修,都必须要求对方提供一份详尽的维修工单和正规发票。
这份工单不能只是简单地写着“车辆保养”几个字,而必须清晰地列出本次服务的所有细节,包括:准确的日期和当时的车辆行驶里程、所更换的每一个配件的具体品牌和型号规格、所加注的油液的具体品牌和标号。
例如,更换机油,就必须写明是“嘉实多极护 5W-30全合成机油”,而不是笼统的“换机油”。
这份详细的工单,就是您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法律凭证。
未来如果真的发生纠纷,当4S店质疑您的保养质量时,您可以出示这份单据,证明自己使用的所有物料都符合甚至优于厂家的标准。
这样一来,举证的责任就转移到了4S店一方,他们必须拿出权威的检测报告来证明故障与您的保养有直接关系,否则就不能拒绝您的合理保修要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