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摩托车圈这些年越来越热闹?前些年要是说起大排量巡航车,咱们多数人的脑海里飘出来的还是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外牌。可这两年,国产品牌的动作一个接一个,不光是汽车混战,摩托车也玩起了性能堆料。这次,宗申赛科龙RA1000摆出来,直接就是个“公升级大巡航”,还没上市就激起一堆讨论。有人站队国产,有人嘲讽炒作,也有人盯着参数挠头想,中国车到底有没有可能“顶级”起来?
先捋一捋这个车,996毫升的V型双缸水冷发动机,106.7匹马力,这个账面数据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你可能要问,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说国产摩托终于跟老外的哈雷、本田、雅马哈能掰掰手腕了?我觉得咱们可以更直接点,先思考一个问题:咱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排量摩托”?
有些人动不动就拿参数说事,仿佛马力越大越有尊严。其实细琢磨,真正骑摩托的人都明白一句话——骑得爽才是真本事。你排量大、马力高,未必就适合中国的路况和我们的钱包。你说你达到极速235公里/小时,这啥场合敢使劲拧油门?谁真敢骑成这样?多数是真的图个气势,图个自己高兴。那问题来了——谁才是这款新车的“理想用户”?
看RA1000的造型,明晃晃的黄色钢管外露,确实有种机械美感。这种风格不是照抄美式哈雷那种黑黢黢酷帅,也不是一味追着日系的圆润收敛,而是有种自家人的“我就是要让你看清楚我的肌肉”。当然,有人喜欢,有人觉得太高调,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外观到底该怎么做?是顺着欧美日的老路,还是搞点新意思?国产品牌这些年基本上都在“模仿创新之间找平衡”,但RA1000这次似乎更偏向明确展示技术和力量感。你会发现,随着国产品牌底气越来越足,“模仿”比例正在越来越小。
我们再聊配置,全套前倒置气囊式减震,后中心气囊式减震,还有径向四活塞卡钳、博世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这些都是直接跟国际一线同步的东西。以前买国产车,大家总担心“安全性不够”,现在这几项堆料不含糊。有人可能又会问,这么多新技术,靠谱吗?水到渠成了没?是不是光噱头?其实这些年国产厂商眼看着市场大了,产品线做起来,反而是倒逼自己走技术升级。
还有一点挺有意思,RA1000给的TFT液晶仪表、无钥匙启动、胎压监测、远程启动,不得不说科技感确实到位。以前老摩托司机拿钥匙转半天,现在轻轻一按就能发动,还有远程启动,妥妥是智能时代的产物。这又让人思考一个事——摩托车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智能配置?有的人觉得越简单越好,有的人却乐于尝鲜。其实说到底,产品安全、体验好才是王道,多一项新技术,不光是厂家用来吸引眼球,也是给用户多一种选择。
关于车身尺寸,车长2300mm、宽825mm,高1150mm,轴距1600mm,不小。整备质量225公斤,这个分量已经不算轻了。撸飞电动小踏板的朋友恐怕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胳膊。大巡航就是要有气势,不过不得不说,这类车型对于新手不太友好。你可能会问,这么大一台摩托适合谁?是不是越大越好?
咱们中国玩大排摩托的群体其实和欧美挺不一样。老外骑大巡航是奔着“跑长途、旅行”,也有不少哈雷车友是兜风和装酷。咱们这边更多是城市通勤和短线出游,追求日常可用和性价比。不少人只是图个人乐趣,真去跑长途远征的其实没那么多。那问题又来了,国产的公升级巡航车,能不能兼顾“实用”和“梦想”?
如果只看“实用”这条,RA1000功能够,配置全,性能数据大差不差。但“梦想”这条路怎么走?有些人骂国产车“只会堆参数不懂文化”,说穿了,车只是载体,人心才是根本。国产摩托的趋势就是,技术要跟得上,文化感还得慢慢积淀。你看哈雷那些故事历经百年,经久不衰。咱们做自己的摩托史,也才刚刚启程,但这恰是最大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国产车以前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廉价感”。多年下来,厂家都明白了,单靠省成本、低价格留不住核心用户,你得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创新能力,甚至让用户有“归属感”。这两年你再看新品,像RA1000这种“敢于亮肌肉”的风格,其实是对信心的展现。以前品牌在“品牌力”面前完全没底气,现在显然是想摆出“我也能做到”的姿态。
当然,争议还不少。有人嘲讽,说什么“参数再高还是国产”,有些“品质攀比党”老觉得国外就是好,但事实是等你真的骑过国产新车后,你会发现很多体验实际上已经跟国际接轨。反观国外大牌主打的很多是情怀和品牌溢价,价格高得离谱。咱们现阶段的国产大排巡航,就是给那些既要“高性能”,又在乎“价格合理”的玩家更多选择权。你有钱了,大牌随便买,你精打细算,那国产完全可以满足你骑行梦。
其实追根溯源,摩托车圈新一代的兴起,靠的就是消费升级和个性化趋势。中国市场巨大,用户需求五花八门,有的人是潮流玩家,有的人真心喜欢长途旅行,有的人就愿意周末郊外撒撒欢。这个时候,品牌和厂商最应该琢磨的是——如何让摩托车成为“人的伙伴”,而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你可以造参数爆表的机器,也可以造讲感情、有趣味的“好朋友”。所以,RA1000出现,更多的是告诉市场:“国产品牌的技术和野心都在大步前进。”
现实来看,国产公升级巡航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经久耐用的品质,比如骑行文化的沉淀,还有售后服务体系、车友圈子的凝结等等。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RA1000只是一个“新起点”,标志着国产摩托已经可以“正面硬钢”世界品牌。参数、配置这些东西都是底气,真正的分水岭还是用户口碑和骑行体验。如果骑手真的觉得国产摩托好骑、好用、开起来爽,那国产品牌就稳了。
最后,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国产摩托逐渐强大的今天,是不是应该多点包容和期待?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狂飙突进,大家都见过质疑和偏见,但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市场和用户共同推动出来的。摩托车也是如此,不光制造,更要有灵魂。也许,再过几年,咱们能看到更多出色、具备自己风格的国产大排量巡航车。那时候,你会不会选择给国产一个机会,还是继续追随高价的国外大牌?
所以,一台车的亮相,能不能搅起一池春水,关键还是看用户在意什么。如果你是追求性能的玩家,RA1000妥妥够玩;如果你是品味党,也许它还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机械美感。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试试,毕竟,有些激情不试不知,有些突破不亲自触摸永远只是道听途说。国产摩托,也许,真的快“牛”起来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