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大伙儿都在聊新能源车,开着安静又省钱,可一说要跑个长途回老家或者自驾游,心里头就犯嘀咕,生怕半路找不到充电桩。
另一边呢,那种方方正正、看起来特别硬朗的越野车又特别火,开出去回头率高,感觉特有范儿,可那油耗也实实在在,一脚油门下去,心里都跟着疼。
很多人就在想,这两种好事儿能不能凑到一块儿呢?
有没有那么一款车,既有硬派越野的造型,又能用电,解决续航焦虑?
奇瑞好像听到了大家伙儿的心声,还真就捣鼓出来这么一个“混血儿”,叫风云X3L。
这车一出来,数据挺吓人。
一台看起来像是要去翻山越岭的SUV,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时速,居然只要4.7秒,这速度比路上好多小轿跑都快。
可大家伙儿心里也直犯嘀咕,这车来头有点怪,听说是从奇瑞另一个叫iCAR的牌子底下,一个叫03T的车型,花了没几个月时间就改头换面过来的。
这么着急忙慌地推出来,车身上的一些关键数据,比如续航里程,官方和媒体试驾说得还不一样,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它到底是奇瑞憋出来的大招,准备来搅动市场的一条“鲶鱼”,还是为了赶上这波“方盒子”热潮,匆匆忙忙赶工出来的产品?
这十五万块钱上下的轻越野车市场,真能让它把规矩给改写了吗?
咱们先从外表看起,毕竟买车跟相亲似的,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
这风云X3L的长相,就是现在最流行的那种“方盒子”造型,线条直来直去,看着就结实、有力量感。
跟它那个纯电的兄弟iCAR 03长得很像,但你仔细品品,会发现它更有股子野性。
车头那两个倒L形状的大灯特别精神,中间用一条黑色的板子连起来,正中间“CHERY”这几个字母还能发光,晚上在路上开,别人老远就能认出这是奇瑞家的车,辨识度很高。
车身下边一圈,包括轮子上方和前后保险杠,都用了那种黑色的防刮蹭塑料,看着可能有点糙,但特别实用。
平时走个烂路,或者在小区里停车不小心蹭到马路牙子,也不会心疼掉漆。
再配上那四个大尺寸的轮胎,整个车看起来就特别稳当,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车尾的设计也挺有意思,它的后备箱门是往侧面开的,有点像以前那些经典的老式越野车,很有复古的味道。
后门上还背着一个“小书包”,你可别以为那是备胎,其实是个储物箱,可以放点拖车绳、打气泵之类的小工具,或者露营用的一些杂物,既好看又实用,这个设计确实挺巧妙。
说完了面子,咱们再聊聊里子,也就是车里的空间,这可是它藏着的一个大优点。
这台车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比它的原型车加长了差不多7厘米,达到了2米78。
这7厘米听起来不多,但在车里头,可就是天差地别了。
有媒体专门拿尺子去量过,它的后排坐人的地方,横着宽度有将近1米5,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后排坐上三个成年男人,肩膀挨着肩膀也不会觉得挤。
后备箱的空间也特别能装,在正常情况下,放四个24寸的行李箱都绰绰有余。
要是你把后排座椅放倒,那更厉害了,能形成一个深度超过1米8的平整空间,别说放一堆露营装备了,就是临时在车里躺下睡一觉都完全没问题。
而且,车顶上还能加装行李架,车屁股后头还能合法地拖挂重达1.6吨的东西。
这就意味着,周末你想拖个小房车去郊外,或者拉上一艘摩托艇去水库玩,这台车都能帮你实现。
这么一看,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台普通的家用SUV了,更像是一个能陪你到处玩、到处野的“移动大玩具箱”。
接下来,咱们就得聊聊这台车最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了——它的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叫增程式,简单说就是既能用电,也能烧油。
先说优点,它的动力是真的猛。
车上装了两个电机,前后轮都有动力,是四轮驱动的。
两个电机加起来的总功率有428马力那么大,去推动一个接近两吨重的车身,结果就是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时速只要4.7秒。
这个成绩,在同价位的SUV里头,可以说是相当炸裂了,等红绿灯的时候,你甚至有信心跟旁边的一些性能小跑车掰掰手腕。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它的续航里程标得有点乱。
它装了一块容量不小的电池,按照官方申报的数据,纯靠电池能跑150公里。
可前段时间有媒体在新疆阿克苏试驾的时候,居然开出了211公里的纯电续航。
这两个数字差了这么多,到底哪个才是准的,消费者心里就没底了。
官方说,这车在加满油、充满电的情况下,总共能跑超过1000公里,听起来很美好。
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官方却没说,那就是当电池里的电用完了,只靠那个1.5T的汽油发动机发电来驱动车辆时,百公里油耗到底是多少?
这就好比别人给你画了一个大饼,告诉你这饼能管饱,但没告诉你这饼到底有多大、是什么馅儿的,这就让人心里不踏实了。
不过话说回来,它去野外的底子还是有的,底盘离地面的高度有22.5厘米,车头和车尾的角度也设计得比较大,不容易在爬坡下坡时磕到底盘,这些硬指标让它在走一些坑洼不平的非铺装路面时,通过能力要比一般的城市SUV强不少。
这就有意思了,一台新车,怎么会带着这么多让人疑惑的地方就上市了呢?
这就要说到它有点“仓促”的身世了。
这台车从最初的iCAR 03T,到后来的风云X3L,改名换姓前后只用了短短三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一系列的调整和测试,难免会留下一些赶工的痕迹。
比如,有眼尖的人就发现,它车底下的消声器外壳,居然跟奇瑞旗下另一个品牌捷途的一款车用的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它的四驱版和两驱版,在外观上唯一的区别,就是车尾贴了一个小小的“iWD”字母标识,这个标识在汽配城花个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很容易被模仿,区分度太低了。
其实,这种匆忙的背后,是奇瑞整个集团在战略上的一次大调整。
原本iCAR这个牌子是专门做纯电动车的,但奇瑞后来发现,喜欢这种方盒子造型的消费者,心里大多都有一个长途自驾的梦,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对他们来说是个迈不过去的坎。
而增程式这种能加油也能用电的模式,就完美契合了他们的需求。
于是,这台车就被“过继”到了主打混动技术的风云系列旗下。
同时,奇瑞也把最好的资源,特别是智能驾驶技术,更多地倾斜给了和华为合作的高端车型。
这样一来,风云X3L就没有用上华为那套顶级的智能驾驶系统,未来通过软件升级获得新功能的能力可能就会受到一些影响。
这一系列操作,既解决了iCAR品牌定位的尴尬,也避免了自家产品互相“打架”,让风云X3L可以更专心地去争取那些既想在城市里舒适代步,又想在周末去野外撒欢的用户。
说了这么多,一台车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要看它的价格和实际开起来的感受。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它的最终定价。
它的竞争对手已经很明确了,捷途的山海T1起步价15万多,北京汽车的BJ30魔核版更便宜,12万多就能买到。
如果奇瑞能把风云X3L的主力车型价格定在13万到16万之间,再出一个配置稍低的两驱版,把入门价格拉到11万多,那它对于哈弗大狗这类传统的燃油SUV来说,将会是巨大的冲击。
不过,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在心动的同时也得保持清醒。
有三个不确定的地方需要我们特别留意:第一,就是前面提到的,纯电续航里程到底是多少,官方需要给个明确统一的说法;第二,这台车自重接近两吨,这么重的车身,在日常使用中真实的电耗和油耗表现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是个“电老虎”或者“油老虎”;第三,这么短的研发周期,车辆的做工、零部件的耐用性以及整体的质量稳定性,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些问题,都需要等到车辆正式上市,有更多的真实车主开上一段时间后,才能有最终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