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YU7正式亮相,雷军称这款豪华SUV专为“无法容忍平庸”的人设计。定价预计在30万元以上,引发热议。这款车是否真值这个价?它到底打动了谁,又劝退了谁?
5月22日,小米在15周年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首款SUV车型——小米YU7。
这是一款性能和气场都不低调的车。雷军站在舞台中央,用一句话概括了它的核心人群定位:
“这是为那些无法容忍平庸的人设计的。”
这个说法很炸,也很挑人。但说完这句,雷军也顺势回应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价格。
雷军:定价不会是19万9,30几万差不多
雷军很坦率地说:
“有网友提到19万9,这是不可能的。”
他解释说,YU7的定位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Y这类高性能SUV,既然性能和智能化配置都拉满了,那售价自然也不能“再走性价比路线”。
最终,雷军透露:YU7会在7月正式上市,价格届时公布,但从目前配置来看,“卖到30几万差不多”。
这一表态直接让YU7从“平替幻想”回归“现实战场”。
从19万幻想到30万现实,打动谁又劝退谁?
小米SU7发布时,很多人带着“科技平权”的滤镜看待它。那时候的评论区充满热情,甚至把“19万9”当成了标志性口号。
但YU7不同。
从第一眼的定位起,它就是一款不打算讨好大众的车,它说的是“有态度”“走在时代前列”,而不是“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换句话说,小米这次玩的是“品牌升级+个性表达”的组合拳,不再是性价比之王,而是豪华感玩家。
但问题也来了:
对于很多刚刚把SU7当成心动对象的消费者,YU7的定价直接把他们挡在门外。
对于那些真正“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群,他们买车看的不仅是数据,而是品牌力、服务能力、乃至面子分量,小米的汽车业务是否已经建立起这样的认知,还是一个未知数。
Sarah说:性能很强,情绪很贵,选择还得回到自己
从数据来看,YU7无疑是一辆诚意满满的SUV。性能拉满、智能升级、配置亮眼,如果它真的售价33万,那在纯电SUV市场中也是一员猛将。
但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人来说,更重要的不是车有多帅,而是:
它的售后靠不靠谱
它的保值能力怎么样
它是不是真的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YU7确实不是为每个人设计的。雷军已经说得很清楚,它不是给“需要一辆通勤车”的人,它是给“无法容忍平庸”的人。
你愿意为“不平庸”买单吗?
📌关注我【Sarah的打工观察笔记】,带你用普通人的视角看车市、看消费、看每一次“我买它到底值不值”的选择题。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如果YU7真卖33万,你会考虑买吗?你觉得它值吗?
全部评论 (0)